花分石径蝶衣裳,蜂恼晴檐燕雨香。解事野桃吹绮片,谁教赚到鹄仙乡。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易写无盐陋子都,难形小白下夷吾。英雄事业传千古,不假丹青作画图。
翩若圭屑,晰如瑶粒。
州牧风化遗,乡贤典刑旧。年代较后先,人品类贤否。
公议岂有情,祀典固非苟。道义思无疆,功言期不朽。
溪头杨柳女儿发,绿光细妥春油油。金陵当日一樽酒,何如相见在池州。
懒上画楼楼独凭。春已三分,翻较残冬冷。柳困花慵浑未醒。
萧条闲却寻芳径。
香烬金炉销篆影。深护帘帏,尚觉东风劲。三两纸鸢吹不定。
一丝界破轻烟暝。
树倒因成路,林开忽见村。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
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
此夜弯弓不上弦,名为残月又如鲜。五更回望东楼上,想是嫦娥遗片莲。
黑祲茫茫海上生,怒涛日夕撼孤城。九天楼阁销镫影,大地星河落水声。
自古江山难出将,至今草木畏言兵。不材自问同樗栎,敢效诸公浪请缨。
一上云山思便幽,长松怪石坐淹留。乘风直造神仙窟,零落烟霞满杖头。
海外遥闻一岛孤,好风经宿到澎湖。蛏含玉舌名西子,蚌吸冰轮养绿珠。
荡漾金波浮玳瑁,连环铁网出珊瑚。登临试问沧桑客,犹有田横义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