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道中 其一

梨叶成阴杏子青,榴花相映可怜生。林深不见人家住,道上唯闻打麦声。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猜你喜欢
送人南浦。日日客亭风又雨。相见如何。梅子枝头春已多。
真成别去。酒病明朝知几许。淋损宫袍。都是人人醉后娇。

静窥千卷喜才华,不恨诗情未到花。欲醉春风归去近,晓来新得数声鸦。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节迩天申竞祝尧,官家重叠赐轻绡。
自然舜孝移风俗,寓意枭羹鄙汉朝。

春风欲到,小草先知道。黄入新荑颜色好,图遣王孙归早。

兴来策杖微行,枝间布谷初鸣。喜见儿童相报,墙根荠菜先生。

巢居迥无迹,浮人岂知名。振文掇霞采,孤坐白云英。

神閒了遗境,欲澹将寡营。摽枝与野鹿,邈然两忘形。

适来本何期,倏别宁钟情。长啸忽归去,啾啾鸾鹤声。

我舟欲渡风伯嗔,卷帆夜泊沧江津。
江声拍枕冷不寐,起看河汉无纤尘。
须臾风定水波伏,江妃涌起明月轮。
船头把酒问明月,瓜丘枌社难忘情。
狼山咫尺望可到,一水隔我三家村。
明月问之寂无语,寒光耿耿如相亲。
明朝转柂好风色,月晕北开箕有灵。
通咽远华樽,泛觞名自君。净看筹见影,轻动酒生纹。
细滴随杯落,来声就浦分。便应半酣后,清冷漱兼云。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閒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河汉纵横月色低,朗吟飞过楚天西。寻花人隔绿帘语,布谷鸟忙深树啼。

信步自矜行处稳,著鞭还指望中迷。须臾万变神光蔼,遥送溪山入马蹄。

置酒秋风里,凭阑野色中。溪山新月上,江海故人同。

纵浪情何极,留连燕未终。三鳣来上客,五马会群公。

积水输清气,微霞衒近空。将昏林尚白,及早稻先红。

极论追遐古,深情念困穷。尚观仪秩秩,未遂乐融融。

才著当朝杰,文誇命世雄。数君今日选,宜尔集南宫。

对水可终日,望云生遐心。端居玩物化,无闷乐在林。

遥帏凉雨歇,坐见西山岑。霁气落虚牖,柔风吹宝琴。

因之寄清酌,拥膝沧浪吟。

风波未息。虚名浮利终无益。不如早去备蓑笠。高卧烟霞,千古企难及。君今既已装行色。定应雁塔题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驿。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

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坡山形胜昔称奇,良夜移尊赏最宜。

神飙乍转三清界,玉露时披五穗枝。白莲池上仙踪远,玄武坛前剑气垂。

胜游况值兹灵景,深杯拚醉忘宵永。且将行乐越流光,莫把蹉跎对孤影。

君不见五仙昔日骑五羊,金丹炼就还帝乡。嵯峨怪石空留瑞,至今千载传其芳。

世人局促徒为尔,牢落尘途甘没齿。黄粱已熟梦未醒,回看明月常如此。

月明今夕正中天,湖海知心尽此筵。直须对月倾数斗,得失盈亏任自然。

明月有圆亦有缺,人生莫漫轻离别。但愿金尊酒不虚,年年酩酊酬佳节。

渐伤空杼轴,为响亦徒然。
汝力虽无惜,客衣曾未全。
残灯孤舫思,秋草半江烟。
独不关心者,篙师正倦眠。

如许头颅两鬓斑,移文应亦汗尘颜。一春花柳江边尽,三面风涛郭外环。

借箸更休谈击贼,读书何待乞还山。旅窗岑寂终朝坐,已是身居吏隐间。

生邪不道,死邪不道,
一片清风闹浩浩。一时漏泄道吾机,
反著襕衫倒顶帽。
贤良策举厌刘蕡,报献徒悲自比伦。
直疏李邵言不用,宁从甘露祸金门。

鸿沟千里碧潺潺,一面潢池巨浸环。河水连天何必海,沙堤如阜别无山。

涨添淮雨来偏速,并作江潮去不还。薄暮西风吹更紧,浪花高泼马篷湾。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