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林客居二首寄戴良佐沈复东 其一

借屋暂移家,当门亦舣槎。地蒸云触石,江涨雨崩沙。

卢橘初垂颗,冬青未落花。老夫无一事,日日醉流霞。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猜你喜欢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舂。
千点梅沉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
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

待次吴陵邑,行趋宝婺邦。葱茏连越岫,澄澈泳桐江。

八咏风生座,双林月映窗。胜游知不晚,官履欲飞双。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
何意山中人,误报山花发。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几回扯了又重按。奸字中心著我。
圣道如太极,品彙自生成。
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
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
千载宁遐思,光景无边春。
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
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
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
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
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赚得樵夫局势残。输他渔父雪蓑寒。构层茅屋朝朝日,上个篮舆处处山。

衰未甚,老茅顽。寻花问酒且偷闲。兴来得句旋忘却,何必常留天地间。

问江姝、宝钗半股,又绕青丝一缕。洞庭渔父扁舟远,摘尽吴头楚尾。

谁得似。似放诞文君、柔滑如脂体。佳人水沚。算不比浮萍,波漂露宿,何事名千里。

东曹掾,为尔挂冠归去。西风昨夜还起。愁予老系京华梦,正恐欲归无计。

归也未。便一棹家乡、偕隐无人矣。春前尚记。想素手调羹,和盐伴豉,饱识厨娘味。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穗帷夜捲霜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金羽何时飞去早,平波台上秋烟渺。野水傍天天傍草,青不了,越山断处吴山好。

采菱舟并渔郎棹,渔郎却顾吴姬笑。翻网得鱼多白小,诗句巧,浣花溪上人将老。

一别三年久,邗江得暂留。艰难才握手,风雨又离愁。

梦逐长淮水,烟昏古渡舟。高楼送君处,终日此凝眸。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
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
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
从此登临地,回头忆侍郎。

梦寐渔阳右北平,弯弓走马气凭陵。不知近日燕山雪,添得黄河几尺深。

近问南州客,云亡已数春。痛心曾受业,追服恨无亲。
孀妇归乡里,书斋属四邻。不知经乱后,奠祭有何人。

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

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

宁君始学道,敢据五岳尊。及为帝东在,便与天长存。

孤云独鹤共悠悠,别作深宫一段愁。
万乘旌旗何处在,白云犹似汉时秋。

开遍溪头巨胜花,雪精双引紫云车。忽传青鸟催春宴,烂醉金桃阿母家。

去矣复何道,心知重会难。君看残照里,秋气满长安。

久旱村园豆麦焦,凿池引水灌田苗。
篱疏野竹横窗户,潮满春帆碍浦桥。
酌酒不愁无苜蓿,挥毫深喜有芭蕉。
人生适意应如此,莫怪渊明懒折腰。

吹来轻与柳花同,尚说佳人咏物工。正借回飙能作态,岂无硬语可横空。

梁王宾客酡颜后,学士文章禁体中。歌罢阳春和逾寡,楚骚哀怨复何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