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楚地五千里,扬州独一株。香名从此贵,芳格洒然殊。
国艳何劳粉,天姿不掩瑜。浓薰格麝气,细蕊列蜂须。
云朵垂三素,仙衣著六铢。吴中休插柰,天上枉栽榆。
神物疑长拥,灵根此未枯。人间如定价,百琲睡龙珠。
圣主挥毫临秘阁,亲臣执法坐崇台。祥云五色从天下,彩凤双飞映日来。
政欲清如林上雪,巳闻声奋地中雷。君臣千载明良会,咫尺薇垣接上台。
朗吟黄叶寺,落日长林密。天花拂衣香,露草沾屦湿。
深烟销奇峰,闲云裹危石。金钟透太清,玉磬穿虚碧。
境胜龙象游,夜静虎狼出。地远人踪稀,心定尘缘寂。
仙凡迥不同,坐久三叹息。
朝光正晃朗,涌塔标千丈。仪凤异灵乌,金盘代仙掌。
积栱成雕桷,高檐挂珠网。宝地若地沙,风铃如树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象。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游霓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赞善资哲人,流咏归明两。愿假舟航末,彼岸谁云广。
春阳布婜和,薢茩成清游。长谣夏仲御,乘兴王子猷。
问字烛见跋,睹酒花争筹。翩来云中龙,眷彼海上沤。
遐景载欣瞩,飞翔怀灵丘。
数竿修竹便为邻,有力任舂未是贫。世事空随流水驶,閒心自与白鸥驯。
更招辽海传书鹤,为问玄洲种玉人。迁有佳期同晚岁,白云相对岂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