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
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
况滥口、河鲀大至,被生钓千头,腥吹墟市。多谢鱼姑肯卖,百钱随意。
更纤手、细将香秆,并霜鳌、对对穿起。急归烹取,蘋花深处,浊醪相媚。
折柳踟蹰傍御堤,长亭回首夕阳西。独看芳草初成赋,相聚浮萍又解携。
出浦棹声空外杳,隔林帆影雨中迟。三江路尽烟岚迥,百越城高牛女低。
日上火田鸣翡翠,风翻炎海跃鲸鲵。尉佗旧俗还能化,陶侃遗踪可自题。
共道抡才今代盛,遥知为郡古人齐。行春露冕青山下,父老争迎五马嘶。
金鸡何日赦,丘壑梦常依。绛缃怜何罪,苍生望早归。
传经资旅食,裂黻制戎衣。目断南来雁,逢春又北归。
檠灯耿夜窗,夜雨欲达晨。寒鸡催晓色,结束征车轮。
车行马上霜,送子西入秦。二年绝廪禄,此去当通津。
人生萍托水,相遇即相亲。况我与夫子,恩意踰天伦。
屈指十日别,今君千里人。关山行役劳,欲雪风怒嗔。
投身声利区,纳足冠盖尘。铜墨不须叹,君心知爱民。
岁晚勿滞留,归及江南春。
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襄虞,携酒命舆,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金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瀰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
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其妙愈呈,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也!
夫兹山之游者众矣,大率于春而不于秋。脱或有之,又皆以昼而不以夜。如予辈之游,既值乎夜,复秋之中,天地朗然,纤埃不翳,幸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而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
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之。前乎吾者,其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予独怪夫南宋之不竞,而山水之累之也。则斯游也,不几于喜极而悲者乎!愧予浅陋,不能追武黄公,负兹山矣。聊志之以遗山僧。
王孙神化笔通灵,历乱纵横具典型。写尽沧桑无限恨,悲歌慷慨不堪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