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风振层冈,日出林鸦散。故人不可见,对酒发长叹。
昔别惊苍茫,新愁复零乱。栖迟岂沦逸,才美宜卓冠。
伤哉岁年暮,之子实国干。有兄承家学,足以资考赞。
泣把海上书,去年入东观。秋霜肃群木,万里消息断。
念彼孤飞鸿,凄然度云汉。遥知当此夕,沈吟出虚馆。
上堂候甘旨,綵服故明烂。江亭春风远,水涩冰未泮。
中州烟雾集,群宿起鸣鹳。我怀实悁结,徙倚至夜半。
仰视天宇高,明星复东粲。况兹当远征,展转遂达旦。
饮少辄大醉,醉中识其真。天地一秋毫,况此渺然身。
归休岩穴间,坐阅万态新。去去勿复道,时清为幸民。
君诗好处,似邹鲁儒家,还有奇节。下笔如神强压韵,遗恨都无毫发。
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丁宁黄菊,未消勾引蜂蝶。
天上绛阙清都,听君归去,我自癯山泽。人道君才刚百炼,美玉都成泥切。
我爱风流,醉中颠倒,丘壑胸中物。一杯相属,莫孤风月今夕。
周公作《礼乐》,谓矫世弊害。秦皇焚《诗》、《书》,乃使民聋瞆。
宋祖设书馆,以礼罗措大。吁嗟制艺兴,今亦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人彀,帝王心始快。岂知流寇乱,翻出耰锄辈。
诵经贼不避,清谈兵既溃。儒生用口击,国势几中殆。
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三代学校亡,空使人材坏。
柳腴花瘦啭仓庚,风景难为柳七情。一曲胜溪清且美,披图如听水流声。
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典,疾苦历历彻九重。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平生爱写庐山图,今朝始识庐山面。山灵怪我来何迟,涌出白云千万片。
千片万片云重重,咫尺隔断香炉峰。东南五老望不见,倏忽下上随飞龙。
虎溪三笑今何在,惠远东邻渺烟霭。临风大叫谪仙人,九叠屏前定相待。
若有人兮山之颠,手翻银河下青天。金芝瑶草傥可采,我亦跨鹤来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