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法身行止本来无,叶落归根是幻躯。生灭已除还寂灭,有情相感莫踟蹰。
急雨响岩壑,林木暗濛濛。山楼四面风满,一线电光红。
雨过长天如洗,收尽无边烦一,湿气润高峰。坐对东山月,清影落怀中。
邀明月,酌美酒,共山翁。不妨谈笑,尊前歌舞且从容,老去心情依旧,莫负良辰好景,去日不能重。
风月不到处,天地古今同。
楼敞含风气,筵开坠露文。月从今夕满,秋向此时分。
影湿当银汉,光斜隔彩云。徘徊接新咏,况是鲍参军。
投罾政尔不能逃,偶逭还遭别网要。此意岂能知数罟,不论他日且今朝。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
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盛夏临北窗,长松聊偃息。巑岏结层霄,当窗来息色。
诸峰□吐吞,列嶂竞出没。岛屿间楼台,蔽亏炎曦匿。
我欲驾赤虬,凭虚纵盒陟。须臾熏风来,长空净如拭。
固知陵与谷,变态亦倏忽。此道夲岩阿,浮云乃长物。
鹤之去兮,下土方。橧不可巢兮,怅孰与之翱翔。三桑无枝兮,望苍门而未阳。
西母折胜兮,恐邓林之不芳。鸱厉吻而啸号兮,鶝衔矢以为长。
仁鸟高逝兮,杳莫闻其归昌。牛哀化而为虎兮,虽含灵而无良。
莽蓁蓁而阹迾兮,括隐隐而机张。畴复殪彼䝟貐兮,驱百怪以伏藏。
鹤之去兮,海是泊。浟湙无垠兮,深入冥漠。天吴九首兮,仡立而可愕。
海童之么么兮,又唏而相薄。归墟合夫尾闾兮,三神峙而参错。
何飞廉之弗戒兮,舟欲进而忽却。抶象而驾蛖鱼兮,将往来以乘蹻。
观荡荡于天外兮,求地轴之所托。惧鳌力之不任兮,玄黄杂而挥霍。
鹤之翔兮,无远遥。大圜于穆兮,上积清寥。澹至人之无为兮,与清光以游遨。
骋骐骥于天路兮,左玉女而右松乔。齐骞腾于风背兮,吹参差之洞箫。
恍出有而入无兮,非世俗之所服。凭高云以结思兮,极劳心之悽恻。
昔余览夫幽经兮,嘉金行之肖仪。曰吐故而纳新兮,岁千祀以为期。
朝澡神于秋水兮,夕申警乎湛露。曾日月之几何兮,忽溷澖而莫之主。
仙既不可睹兮,彼又得而驭之。世不可以容穟兮,将羽化而去之。
万类之芸芸兮,何有于定姿。曶神奇而冯生兮,鯈臭腐以焉归。
鸢何飞而戾天兮,鱼何跃而在沼。凤何览而来下兮,龙何欲而能扰。
气实使之然兮,孰观其徼。妙夏虫之疑冰兮,取诮于知道。
上下为宇兮,四表为樊。大和欣合兮,含生孔蕃。曷不古处兮,乐全其天。
麟折足于车子兮,徒反袂而泗涟。龟曳尾于泥涂兮,惧触罟而造钻。
观既往而知来兮,惟委顺于陶甄。援雅琴以发弹兮,聊释余之中悁。
乱曰:山海浩兮,蔽亏。城郭缭兮,委蛇。人民是兮,今岂非。
芝三秀兮,可疗饥。盍归乎来兮,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