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

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
石润先知雨,山浓浑是春。
钓鱼临积水,隔柳见行人。
应有忘归者,扁舟采白苹。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同云接野烟,飞雪暗长天。拂树添梅色,过楼助粉妍。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吾行半东南,松江东南奇。
湖铺天上水,山横镜中眉。
清风明月夜,细雨斜风时。
扁舟几来去,长揖三高祠。
泯默一梦昔,欲语将同谁。
忽焉入老眼,百年片纸遗。
□□□□□,人境那可期。
人境那可期,画中时见之。
洗出金滩锁骨沙,种成老树竞槎牙。
冰霜历尽肌生玉,窗牖寒深影到纱。
旧岁枝头新岁景,十分好处一分花。
谁言冷圃惟秋菊,春意撩人乃尔耶。

脂田开石窌,纶阁演金葩。綵服联三组,褕衣珥六珈。

行携九节杖,坐驾五云车。便坐堂堂去,瑶台有故家。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韵高调古自难酬,得意政须副墨子。
我公声价第一人,积薪居上笑不嗔。
但将佳句妙今古,逝变雕虫返太真。
孟轲尝续吾道绝,功与神禹论工拙。
先生今复回狂澜,岂减旌阳柱铸铁。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虽无织女支机石,且对姮娥称客星。

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十亩足居应慕白,一瓢犹乐直师颜。

谁论世路风波恶,渐见仙家日月闲。我亦安阳蜗舍就,羡君殊欲幅由还。

寸心天万世,六合清明开。风云积时代,日月相往来。

地维隆西北,万里山横排。中突一华起,浑抱洪濛胎。

河水昆仑顶,毕气吞江淮。方海司出纳,全脉为之回。

士不遇三代,贤愚齐尘埃。反望古制复,假手凡庸才。

清时召不起,老病完形骸。冬青屡相识,夜哭臣麻鞋。

凄凄春雨苑,猎猎秋风台。匹马倦天下,著书空余哀。

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

手辟新居胜旧居,题桥壮志继相如。而今一管凌云笔,付与儿孙赋子虚。

草堂工结构,曲折趁溪湾。即此可容膝,何须更买山。

鸟啼万籁静,花落一庭间。自得幽居趣,宁妨日闭关。

羁人每恨得书难,比至书来不忍看。已为家贫伤米贵,何堪岁暮惜衣单。

霜枯塞草山俱瘦,雨减汾河水正乾。好挟太行云两片,相随征骑到长安。

朝出扶桑来,莫入虞渊去。
胡不缓驰驱,百岁一朝暮。

古路迢迢往复回,白云终日冷成堆。半千尊者无寻处,石上幽花带露开。

车遥遥,声辚辚,西风吹车满面尘。
阿郎爱走长安道,不惜愁老闺中春。
车遥遥,去如箭。
郎归来,早相见。

相交十载不相疏,只数能诗一老逋。曲径不缘花落扫,清尊端为客来沽。

剪将春韭露华湿,吟到寒梅月影孤。对饮不妨?烂熳,务求乡谊重如初。

恒阳地与塞垣通,山脉纡回指大同。黑雾不消阴涧雪,翠微时下石坛风。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节无人出汉宫。幽缈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