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今年无好雨,曲水未胜杯。谁伴山翁醉,难令俗客陪。
青苔迎马入,绿柳送莺来。纵步濠梁上,垂缗更乐哉。
端居苦离索,思君芜湖间。忽闻昭关咏,感激泪潺湲。
丈夫不得志,饥寒行中原。断发投炉中,为君铸龙泉。
器成不见御,雌雄各沉渊。登高望四野,亭障何连连。
惊风折旗帜,落日迷山川。谁知远游子,呜咽不能言。
维昔吴子胥,吹篪诚足怜。一怒覆强楚,父雠不戴天。
解牛宜薄刃,驱马贵长鞭。苟能勤耘耔,何必求膏田。
亮怀鹰隼羽,时至自飞骞。勉尔慷慨人,遥遥托赠篇。
韩云五色起商霖,博济清时泽更深。内苑文章留片玉,维桑名德重兼金。
载歌陟岵悲存没,应补棠华耀古今。仰止仪型感畴昔,椒浆释奠泪痕深。
芙蓉庄前红豆树,风枝雨叶数百年。素花冉冉露垂地,朱实离离霞照天。
清阴阅世浑如乍,何人垂老开亭榭?宋玉家教庾信居,谢安墩许荆公借。
当时小劫换沧桑,满目兴衰吊夕阳。宰相名园荒绿野,将军大树撼青霜。
可怜才望倾山斗,璧月歌残人白首。婆娑屡顾东阳槐,凄怆还攀汉南柳。
见说高秋张管弦,相思子缀画栏前。我闻室里拈花女,亲与维摩荐寿筵。
二十年来苦兵马,那得红芳迎玉斝。诸天应是厌萎花,香雨重飘新好者。
称瑞题诗引贝多,供云不数曼陀罗。还将剩水残山恨,谱入乌丝红袖歌。
秣陵飞散春江燕,烟条凋尽灵和殿。谁知南国女儿花,堪补东吴耆旧传。
物换星移几番春,繁华回首又前尘。岂唯宫阙余离黍,废苑都应愁路人。
绛云一炬遗书了,此树亭亭亦难保。菊径曾经纪义熙,草堂空自谈天宝。
东风吹暖入山城,闻道孙枝昨更生。何日繁葩满春昼,金尊檀板听莺声。
偷得浮生半日闲,登高何必上龙山。自嫌诗酒犹多兴,无限秋光为解颜。
野石静排为坐榻,白云深处寄柴关。林亭自有幽贞趣,今日应须醉始还。
临水层轩敞,依山一径长。穿云春习射,坐月晚乘凉。
竹槛留禽语,松花蓄鹤粮。街尘高十丈,不遣过红墙。
五易星霜,两迁村塾,思君几许魂消。看燕来雁去,梦断音遥。
兵戈路绝空相念,惟虚却、月夕花朝。还家一载,城隅轻隔,似阻江潮。
感伊投我琼瑶。羡珠光溜彩,玉韵含韶。恨未能携手,愁寄纤毫。
君家梅竹犹堪赏,待相逢、斗酒重浇。春光未老,花香正美,离思空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