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
淮右多卿族,天朝重缙绅。东胶呈彩凤,左辖应祥麟。
荒服资文化,名藩寄大臣。一官忠孝在,三调渥恩均。
恋阙瞻天迥,荣亲爱日频。怀英云独望,令伯表深陈。
乡远龙飞处,堂高鹤发新。涂山青历历,濠水绿津津。
衣彩趋庭梦,腰金报主身。甘棠何彩萃,风木忽悲辛。
霜露思泉壤,云霄睇玉宸。心随葵藿尽,情感蓼莪真。
堂搆仍先志,纲常激后人。所希登宰辅,特此赞皇仁。
君为赵人我南粤,曾过邯郸未交谒。高歌丛台孟春月,太行苍苍冰欲裂。
抱毡随牒广陵城,同官意气如平生。爱君然诺有古谊,顾我肮脏非世情。
琼花几醉淮南酒,玉糁同餐江上羹。黄子湖头波浪骇,孙家楼上梦魂惊。
持鞭兀睡市皆笑,引满酣歌坐尽倾。三年历落眼中事,一官何有世上名。
是时移君教沔县,而我改秩光州行。芜城西郊雪千点,我向中原君向陕。
骑马南遵汝水长,听鸡西渡褒城险。残冬跋涉征衣薄,万里关山别怀黯。
风期浩荡本相亲,此别分镳泪满巾。他年倘出洺河路,还访邯郸挟瑟人。
孤城残雪漏声寒,灯火稀疏社鼓欢。元夕已过人未醉,小桥重度夜将阑。
月华似向瑶台见,花雨真将玉树看。回忆长安歌舞地,五侯骄马正游盘。
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
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
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
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襟顿消释,密荫争交加。
羲皇有神交,蘧庐等仙家。久坐令人健,微吟到日斜。
浮云沧海狗,歧路常山蛇。祥飙偶披拂,哀音馀掺挝。
山深民多醇,邻酒亦易赊。去去下岩扃,归途暝栖鸦。
大树园林,半茧分开,丝牵寸肠。剩平泉花木,未曾摧折,辋川书画,依旧收藏。
竹圃荷亭,药栏松牖,不改吟窝聚集场。春秋日,溪边垂钓,阁上飞觞。
追思往事茫茫。记卅载、烟峦绿堂。有求羊往返,扫除曲径,周张相接,环堵银墙。
鹤迹盘旋,禽言互答,顿觉人间俗虑忘。它年里、待完全璧返,丛桂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