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长干僧房二首 其二

问讯无尺寸,顺风留岁时。传闻万金积,未叹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还此期。他年问初祖,却是宁馨儿。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昏花废干禄书,麻嗏类辟瘟符。
草字见嗤醉秃,小楷难付官奴。

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昏明走月月,惨惨绝生意。

杜门厌过从,掩耳避时事。韩子我所佳,招我勤有谓。

城南访永叔,共可豁蒙蔽。是时穷阴久,泥淖没马鼻。

区区不惮远,饥渴奔高谊。永叔闻我来,解榻颜色喜。

殷勤排清樽,甘酸饤果饵。图书堆满床,措论极根柢。

伊余昏迷中,忽若出梦寐。划然毛骨开,精神四边至。

既归尚泠然,数日饱滋味。韩子叹不足,作诗畅情义。

烂如珊瑚钩,光艳不可闭。迫余使之和,庶以同气类。

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抉剔虽强成,徒使肠胃沸。

永叔经术深,烂熳不可既。虽得终日谈,百未出一二。

仓皇逼行役,萧飒包素志。不日便乖拆,安能讫精粹。

他年老门墙,君子无我弃。

春工先与上林芳,迎岁红梅破腊香。才过阁门分曲槛,弄晴繁蕊丽如妆。

暮霞天角正红酣,渺渺飞鸣雁两三。
万里中原消息断,赖能带得过江南。
午夜漏声催晓箭,寒尽春生洛阳殿。
汉主山河锦绣中,可惜春光不相见。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无家寻弟妹,此身那得更无家。
南极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华。

欲觅溪头路,春泥不可行。归来小窗下,袖手看新晴。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冬岭森瑶林,积雪缟绝壁。天飞失孤鸟,万境归一寂。

何物行路人,旅骑犹历历。天高人事异,长途未遑息。

独有高居朋,纶巾座方适。幽观失欢喜,感遇相劳逸。

孤舟尽日横,桂楫空倚石。立待东方暾,迢遥思无极。

内池春水鸭头绿,上苑晨花猩血红。
蜂蝶丛花鸳戏水,一齐著意向东风。

我家大冯君,清诗跨阴何。尤工婕妤怨,不愧青草歌。

后生游其门,玉石例琢磨。是中知味少,莫辨白黑鹅。

独闻子孙子,锵然应鸾和。君尝喜其似,谓可同臼科。

剑池佳山水,清涟映嵯峨。孙子居山间,新诗日吟哦。

探囊肯投我,有篇未为多。论文定何时,一醉金叵罗。

更当期皓首,共理钓鱼蓑。

览古长江上,明时起叹嗟。
水流吴国苑,花入野人家。
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
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

老眼看花抵雾中,寥寥鼻观与香通。水仙蜕去梅成实,只有山矾印此风。

沔彼流水,朝宗天池。洋洋贡职,抑抑威仪。既习威仪,亦闲礼容。

一人有则,作孚万邦。

万动无劳撼古今,青天到老亦难任。閒条閒絮犹何物,系得男儿几许心。

钱塘门外是西湖。峰峦天下无。断桥一望水平铺。

楼台入画图。

歌金缕,醉提壶。花鸟破功夫。兰桡日日泛清波,载归明月多。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
一壶馥郁喷天香。麹蘖人间怎酿。
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
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箭飞乌兔竞东西,贵贱贤愚不梦齐。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沦漪自然绿,空秀不可限。
樵汲带清景,望望使步缓。
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
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
情闲地仍幽,物扰理自遣。
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

桄榔笋白映玉箸,椰子酒清宜具觞。市井衣裘半夷夏,阴晴朝暮变炎凉。

莫推月色共千里,不寄江南书一行。无赖笳声上云汉,晓来偏绕九回肠。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