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玄五云楼阁

碧树围青幄,群峰列嶂来。卿云分五色,鹊观倚三台。

仙客乘春至,山翁向暮回。高深无限思,之子总神材。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猜你喜欢

旧说闽人苦节稀,先生独抱岁寒姿。老年绛帐聊开讲,当日乌台要勘诗。

东閤不游缘有气,草堂未架为无赀。轻烟小雪孤山路,折剩梅花寄一枝。

饮少辄大醉,醉中识其真。天地一秋毫,况此渺然身。

归休岩穴间,坐阅万态新。去去勿复道,时清为幸民。

笑看收云捲雨忙,沉沉宫树纳空光。夜长来伴玉堂宿,天近似闻丹桂香。

鳷鹊楼栏浮瑞气,凤凰城阙带新凉。遥知胜绝西园会,也忆车公对举觞。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驰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有子济、滋。天子闻其丧,官其一子,使禄其家。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其友欧阳修表于其墓曰:

  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犹克少施于世。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

行云翠湿寒难晓。水仙夜上芙蓉老。山枕酒醒时。雁回人未知。

客城那得住。打鼓开船去。去逐鲤鱼风。归期尺素中。

使民复结绳,老死不相陵。甲兵无所用,舟车无所乘。

使民复畏威,不言而自归。吾言甚易知,知者亦何希。

不知知病,不病乃圣。圣人不病,民莫不敬。不争而胜,不召而应。

天之所亘,民胡不定。天网恢恢,天道日回。抑高举下,损去益来。

有馀不足,既覆始培。圣人胎之,使世皆孩。以柔胜刚,以弱胜强。

处下曷殃,损馀曷伤。受其不祥,为天下王。执契司方,为天古皇。

毋为大匠斲,以劳血指握。道本无名璞,人心方寸觉。

五千牛背言,一画庖牺学。

江城小馆共飞梅,笑值高楼向夕开。百鸟投林天未暗,万山戴雪月将来。

盘堆藕蔗供我饮,字绾龙蛇待律猜。明日两舟乘兴至,宜兴令尹煮茶陪。

好儿好女心头气。生死难相替。不测无常先到你。

皮囊臭烂,骨骸分散,空惹冤家泪。先来不使心猿戏。

慧剑磨教利。六贼三尸都趁离。炎炎紫焰,载搬丹宝,上献三清帝。

浮云聚散如财物,不义之财。休要贪来。那底招殃惹祸灾。好生乖。不如心地行平等,各不伤怀。远胜持斋。定是将来免落崖。赴蓬来。

兢兢惕惕抱书眠,豪放乾坤喜壮年。窗外兰芽春信好,壁间篁影日华迁。

植槐栽柳天将芽,弄月吟风夜转乾。惭愧须长开绿野,共题深树甓陶篇。

寒夜悲吟似夜蛩,银釭何事结花红。愁听风雨三更尽,梦在波涛一叶中。

神女佩环归楚馆,鲛人机杼静珠宫。连阴未解何由旦,翅湿南飞万里鸿。

别岛望风台,天渊临水殿。芳草生未积,春花落如霰。

出从张公子,还过赵飞燕。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

丞相祠堂沔阳浒,桧柏森森铁干古。行人指点定军山,月黑天阴闻战鼓。

三分炎祚鼎终存,万马中原气已吞。五丈原头将星落,此间终古藏忠魂。

泱漭寒流向东去,霜郊豁见平芜路。南通剑阁北褒斜,想见当年运筹处。

我来下马拜荒丘,三代而还第一流。绵竹战馀瞻尚死,一门忠烈壮千秋。

吾家世明德,忠孝溯渊源。诞启司马公,奕奕清誉鶱。

递传诸子姓,遗泽流潺湲。我公正霞举,后先推季昆。

雁行虽稍疏,一气宛同根。相期绍祖烈,如奉指南辕。

犹忆通籍时,示我书绅言。千里始足下,清白当共遵。

时予尚童稚,多愧中心谖。蹭蹬世途久,双鬓如霜繁。

居恒失晏笑,急难呼在原。一日风波夷,相戒守田园。

因思偾辕犊,终输逸驾奔。贞不与俗绝,清尤避人援。

当其义所在,墨守失孟贲。以此衡出处,完璧谁与伦。

抽簪近十载,佩芷袭芳荪。声光归肃穆,珍重玙与璠。

老成日云谢,尚有典型存。公年视昔加,神气如朝暾。

届兹悬弧日,玉色清且温。勖哉忠孝思,先德留根痕。

愿举南山诗,千载长氤氲。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我亦扁舟趁风色,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一片秋声恰吹入。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又听到、南鸿一一。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

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

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

三面狸奴脚踏月,两头白牯手拿烟。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暂假夫妻一宿眠,禅心淫慾不相连。
昨宵姑顺君台意,多与虔婆五贯钱。

倚薰笼子倦绣,日迟迟子春昼。步庭阴子延伫,折花枝子独嗅。

莺百啭兮将阑,柳飞花子欲残。恨流光子难绾,掩罗袖子汍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