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塘庵

学得閒来便得閒,好山好水任盘桓。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竹君家多材,楚楚皆席珍。
成行着锦袍,玉色映市人。
惠然集吾宇,老眼檐光新。
麯生色税驾,共慰藜藿贫。
不待月与影,三人宛相亲。
可怜管城子,头秃事苦辛。
按谱虽同宗,闻道隔几尘。
诗成聊使写,一笑惊比邻。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燄。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欢场履綦。骚坛鼓旗。隐囊纱帽弹棋。是翩翩可儿。

黄垆是非。青衫泪垂。昔年掷果风姿。到如今左思。

蓬蒿附高原,芙蕖植污池。物生自有性,不为高下移。

贵在世所用,未可以为师。贱在众不识,未可以为嗤。

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鹦鹉不知谁是客,学人言语近阑干。

梦儿中、猛唤一声堪惜。几年来、狂多醉少,不逢些好消息。

又长安、杏花红处,看他人上马颜色。青草衣袍,黄花颜面,一床寒雨愁空滴。

牛衣冷、笼头布帽。灯影弄馀碧。三更后、封侯枕上,醒来无迹。

笑人里、平原绝少,那有黄金迎客。为伊行、冷心温艺,又重把瑶壶共击。

碧碗浇愁,红衫揾泪,鹴裘沽酒陶家甓。更怜取、歌成五噫,同读还同译。

临邛去、秋雨茂陵,忍添鸾只。

末学知归{寓禺换禹},先生有典刑。
家贫甘半菽,身后只群经。
尊俎言犹在,琼瑰梦已灵。
林宗负全节,无愧冢中铭。

波澜盈面雪盈须,问是何人道是予。却喜此生应久没,尚从镜里见须臾。

扰扰终何得,萧萧亦自如。将求解牛道,要解斲轮书。

翠柏枝繁郁未伸,我来删理务躬亲。孤根得地虽经岁,逸势参天不在人。

先易工夫知取舍,后凋颜色长精神。环材自入他年用,莫厌因时剪择频。

江北秋阴一半晴,晚凉留与客襟清。
水边画角孤城暮,云底残阳远树明。
旅雁为谁来有信,断蓬如我去无程。
寥寥天地谁知己,村酒悠然自独倾。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蝉吟高树雨初霁,
人忆故乡山正秋。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

海门东去听潮喧,落得便宜五石樽。旅雁相过排晚字,群鸥坐对领卮言。

清狂我辈簪原合,懒拙畸人薜自扪。生计只今诗酒在,未应萧瑟此山园。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
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
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

吩咐山妻快煮茶,儿师今日到吾家。煮升白米粗粘饭,摘碗青藤嫩水瓜。

满满一盘开口蚬,弯弯几只带须虾。我家一向无鱼肉,淡淡齑盐度岁华。

逆龙引秦水,直向此山送。山灵塞前途,云崖密无缝。

龙怒张爪牙,穿石遂为洞。千里辟成河,一门开若瓮。

水声与石声,今古两相閧。山中何所闻,来去鸟音哢。

幽意快心曲,徐揽青丝鞚。

壮不封侯老背时,云山得意合忘归。
思鱼不肯歌长铗,射虎犹堪著短衣。
椽笔枉将修野史,阵图少试解棋围。
元龙心事应如许,何日相逢语入微。
老桧中枯岁月深,外包一余自成阴。
能于个里知消息,不怕生身有死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