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他山入犹坦,迤逦峰峦起。西岳独雄绝,登陟未半里。
奇峰堕我前,峭壁青冥倚。其态乃万变,屡折愈俶诡。
或红如砂莹,或绿如绮靡。或如鼎彝斑,或如樗蒲齿。
或如兽欲搏,或如翼斯企。或矗如危榭,或截如平垒。
或陷如刳凿,或突如角犄。或如海图坼,或如雁行比。
槎丫张巨吻,苍蔚秀悬藟。环抱迷向背,窅映漏曦晷。
侧身仅得过,飞湍怒啮趾。二十八潭悬,乱舞琼膏委。
镕银挂疋练,长虹饮涧底。神龙掉其尾,震撼势未止。
轰若车百辆,雷吼何时已。以兹蕴灵异,神瀵化为髓。
苍翠洞肌肤,融冶滴崖址。千仞青芙蓉,一气混茫里。
层巅虽未到,壮观斯为美。憩坐久惝恍,筇枝且徐理。
蛮娘襁负小番娃,拥立低檐语笑哗。遮莫蓬头并跣足,春来满插鬓边花。
紫骝卸玉羁,故人来齐安。昂藏河朔气,两鬓萧萧寒。
为言三载别,歧路各漫漫。燕秦二千里,浮云会江干。
雪堂寂寞秋,倾盖暂盘桓。片言泻黄河,随风生波澜。
蛇虺横江湖,噬螫太无端。湛卢不在握,徒手空长叹。
明日东西别,征车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