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罗浮四月春泉决,流出千溪万溪雪。丰湖浩渺连空天,鸳鸯鸂鶒纷明灭。
主人汉代执金吾,归筑楼台半在湖。桂棹湖南邀宋玉,银筝湖北奏罗敷。
顾谓双鬟陈绿绮,一时宾客皆倾耳。言是中书邝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断龙鳞,沉香一节烧鸾尾。制自唐朝武德年,隐隐金书御玺连。
毅皇亲向宫中选,赐与刘卿世世传。中书乃自刘家得,似捧乌号泪沾臆。
珍重君王手泽馀,大弦小弦日拂拭。时飞纤指理南风,彷佛重华见颜色。
自从朔骑围三城,中书奉使归筹兵。日与元戎亲矢石,时将彩笔作戈旌。
双阙恨屯回纥马,六龙愁在亚夫营。城陷中书义不辱,抱琴西向苍梧哭。
稽康既绝太平引,伯喈亦断清溪曲。一缕肠萦寡女丝,三年血变钟山玉。
可怜此琴遂流落,龙唇凤嗉归沙漠。蔡女胡笳相惨凄,王昭琵琶共萧索。
叹君高义赎兹琴,黄金如山难比心。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东见翔凤,念是威皇手所弄。复从太尝见赐琴,一朝开元旧供奉。
背有崇祯玉玺留,五声亡角悲民流。太尝为我一挥手,呼天抢地愁复愁。
君是当年侍从者,出入尝陪八骏马。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战酣涿鹿野。
一自龙髯不及攀,丰湖一曲遂栖閒。乐器不同微子抱,淋铃难见上皇还。
此琴宝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宫商间。安得翔凤入君手,更召太尝至窗牖。
一奏当令白鹄翔,再弹会见神龙吼。
一树梧桐滴露新,清尊高燕更无宾。西风庭院还今夕,明月天涯念故人。
别剑有光同在斗,生年先甲又逢辛。相期重践朱明约,岁岁为诗到十旬。
太湖高处望夫椒,佳节登临不惮遥。折简故人先有约,定知风雨不崇朝。
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