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夜静金风冷,满地梧桐漏疏影。月华漾漾露零零,长唳一声闻鹤警。
我时无睡倚床屏,百感中来万事并。披衣起步庭阶下,不觉技痒诗相萦。
金炉爇火焚龙脑,偶尔诗成问房老。试听吾诗汝解不,玄酒元来淡方好。
银烛高烧夜未央,隔帘爽气侵衣裳。侍儿似解主人意,得句便欲移新腔。
对景谁能负今夕,佐兴还须泻云液。试教歌我秋夜篇,一片商声振金石。
寒云连雁古长洲,萍梗微踪此水头。幸尔相逢风雨里,他人无限往来舟。
远游不尽江湖话,多病还惊霜露秋。一见一回成一笑,老怀离思总悠悠。
忽值西来爽,薄暮洒幽窗。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飒飒同人世,悲凉满血腔。
空江偃仰见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扪天恍忽与之吻,桂树琼枝纷纠结。
倏挺枯槎汎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
欲愁绝兮奈此怀,征帆茫茫江上开。黄芦风起鸟声至,千里一望银山来。
银山嵯峨隔沧海,海上群仙复谁在?五鳌已没三山沈,扶桑叶条失光彩。
丹砂不逐儿童归,旷怀更为秦人悲。英雄去国彼其志,想像金阙空葳蕤。
笑呼白云觞我酒,翠叠连山作窗牖。狂风吹月落西去,水气冥冥浴星斗。
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鳞欲去江潮生。只愁新诗幻出龙虎文,翩然将我日月元气归沧溟。
我与许子常徘徊,湖上同登照胆台。渔歌四起春草绿,横笛短箫送酒杯。
人生聚散不可长,江风五月芰荷香。别我欲往兰溪去,执手依依情自将。
许子之父方秉铎,苜蓿斋中未萧索。朝暮趋庭诲《诗》礼,青山万叠对高阁。
去时漠漠双台高,江岸烟深猿夜嗥。倚天绝壁喷石乳,动地清流涌翠涛。
兰阴山中兰蕙多,香风拂拂衣上过。一林翠竹笼烟霭,百尺苍松挂藤萝。
知君雅意事游衍,紫霞白云常在眼。山光夜映酒杯中,几番脱帽坐苔藓。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