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四首

世道交相丧,忠义递代出。
累累矜名子,祸来空叹息。
事机多倚伏,藏身亦何拙。
人皆种香兰,我独种荆棘。
香兰有人锄,荆棘老道侧。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谿诗,唱咏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
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
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
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
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
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
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
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泰定中含一黍灵,千江明月万枝灯。自谈禅处无人会,安用山僧缠葛藤。

扶疾祗严诏,邦基整屡然。
紫宸朝秦事,黄阁暮兴悲。
德望仪千载,恩荣冠一时。
石龟山下路,谁为记丰碑。

过婺游台又倦勤,路旁驰看两州民。也知胜处青山旧,自恨来迟白发新。

暂憩瀛宫求道侣,载瞻方广想仁邻。贰车章句犹怜我,为是云泉无事人。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捐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沪。
蛮烟瘴雨中,不改旧时吾。
此来懒看镜,谓我衰且癯。
王生忽肖象,气貌何丰腴。
悔不赂王生,图作一病夫。
变几转而上,听我归林庐。
及此未衰日,更读几年书。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独树閒堂少四邻,东风黄鸟唤行人。若教飞上龙池柳,还忆家林薜荔春。

百年旋磨。等闲事莫教眉锁。功名画饼相谩我。冷暖人情,都在这些个。?瑜不怕经三火。莲花未信淤泥в。而今笑看浮生破。禅榻茶烟,随

陵坡回燠风,楸枰净如沐。戒言寻浩渺,聊以散沈郁。

况兹二月半,芳草萋以绿。青霞媚遥天,乌巾入殊俗。

嵚崎麦斜岩,幽人有高足。怀贤招艾轩,探真小樵谷。

世缘夙已断,碧岭不可辱。君看南昌尉,去去从所欲。

燕忙莺寂。惊千林稚绿,半湾新碧。试送目、官柳河桥,便携酒饯春,去应无迹。岸曲残英,尚勾引、行舟攀摘。茶笋香顿冷,瘦愁易感,旧游难觅。天开画图绣壁。看岚光似染,云翠疑滴。带暝色、飞入清吟,为小驻兰桡,快寻芳屐。细蹑苔阶,怕踏碎、白云狼藉。恨萧萧、暮烟细雨,又还送客。

朝拂昆城涨,暮瞩海虞孤。日照帘旌里,萧条粉墨图。

名彦登乌府,清门可雀罗。辟书催北上,行李及南讹。

天阔凉云积,江明暑雨过。东门群掾集,更起续离歌。

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我,种芝东来阡。
笑倚央境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潄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窈窕岩阿松桂繁,沙田数亩傍仙源。
开尊白石依汀鹭,捣药清斋引洞猿。
花外小车邻客至,架中纷帙野僮翻。
南楼月上村墟静,醉倚孤琴无一言。

  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

  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上命裴丞相为淮西节度使,以招讨之。丞相请公以行,为行军司马,从丞相居于郾城。公知蔡州精卒悉聚界上,以拒官军,守城者率老弱,且不过千人,亟白丞相,请以兵三千人间道以入,必擒吴元济。丞相未及行,而李愬自唐州文城垒提其卒以夜入蔡州,果得元济。蔡州既平,布衣柏耆以计谒公,公与语,奇之。遂白丞相曰:“淮西灭,王承宗胆破,可不劳用众,宜使辩士奉相公书,明祸福以招之,彼必服。”丞相然之。公令柏耆口占为丞相书,明祸福,使柏耆袖之以至镇州。承宗果大恐,上表请割德、棣二州以献。丞相归京师,公迁刑部侍郎。

  岁馀,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时百姓有烧指与顶以祈福者。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疏入,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刺史,百姓以男女为人隶者,公皆计佣以偿其直而出归之。入迁国子祭酒。有直讲能说《礼》而陋于容,学官多豪族子,摈之不得共食。公命吏曰:“召直讲来,与祭酒共食。”学官由此不敢贱直讲。奏儒生为学官,日使会讲。生徒奔走听闻,皆相喜曰:“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

  公气厚性通,论议多大体;与人交,始终不易。凡嫁内外及交友之女无主者十人。幼养于嫂郑氏,及嫂殁,为之服期以报之。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

方轮不转复何尤,早识神锋让曲钩。汗马几人能杀贼,烂羊随意取封侯。

棋逢残劫无良著,药付庸医每误投。只有君家好兄弟,他年相约作间鸥。

一句子,玄中玄,
妙中妙。寒暑不相干,
阴阳不相到,必意如何通耗。
鹭莺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