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只今将相须廉蔺,五月并门未解围。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玉津春水绿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梦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晋当胡运衰,万世先黜陟。
当时望尘友,有识所愤疾。
云何祖士稚,不似刘越石。
君王厌丝竹,鸣屟时清耳。
独步六宫春,香尘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遗址。
响沉明月中,迹泯荒苔里。
此夕意谁过,空廊有僧履。

老胡行卖饼,发声如长吁。必有家国恨,变形为贩夫。

北风扬市尘,冰霰悬髭须。劳瘁形不避,似非求全躯。

燕赵多奇士,岂皆藏狗屠。众中试物色,支离惟迂儒。

中宵起待旦,日出趋路隅。自哀且相念,吾其斯人徒。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洛邑阴阳和气充,地灵人杰古今同。名区旧有耆英会,八十翁偕七十翁。

翡翠长松秀,氍毹细草斑。屡经新渡水,不数旧看山。

太华愁登陟,终南费引攀。岂知图画景,长在马蹄间。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玉箸凝腮忆魏宫,朱弦一弄洗清风。
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楚北溯屯营,江南待用兵。承恩先锡号,讨虏旧知名。

风劲喧金鼓,云寒护玉旌。储胥连九井,为抗石头城。

几日西风续续吹,昼眠无事梦回迟。强开倦眼宜浇荈,久闭孤怀称苦辞。

寒牖山来供雪意,空园叶落斫霜枝。于今节换无多感,祇是床前戏衮师。

山壑泉鸣太古音,寒松瘦石最知心。溪亭风月皆诗意,只合高人来此吟。

袅袅西风敛暝烟,日衔山。阴阴杨柳暗长川,水如天。

一别玉京成远梦,几经年。锦鱼千里为谁传,思依然。

不愧人间万户侯,子孙相继老扁舟。往来南越谙鲛室,
生长东吴识蜃楼。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羡君独得逃名趣,身外无机任白头。
一阵狂风骤雨来,却於古庙且闲隈。
虽然打入鬼窟里,吞炭藏身又一回。
绵州附子汉州姜,最好沉黎出麝香。
鲁子师僧才一嗅,鼻头裂破眼睛黄。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

梧桐委匣何零落,冷韵依稀留太朴。寥寥元指閟虚鸣,脱却声闻见本情。

山水清音元自寂,不于其动于其息。鸟啼花落写幽真,凄清淡漠能移人。

纷纷里耳行须侧,听处求声声不得。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