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十四首 其十 康祖妃陈氏

具备德容,博通书史。纲纪宫闱,教育孙子。相我祖王,实周任姒。

于万斯年,永赖馀祉。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凉风肃兮白露滋。
木感气兮条叶辞。
临渌水兮登崇基。
折秋华兮采灵芝。
寻永归兮赠所思。
感离隔兮会无期。
伊郁悒兮情不怡。

寂寞鳏翁掩县斋,吏传刺字睡惊回。自从黄鹤仙人去,谁遣青牛道士来。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殷勤问讯西山老,何日山中伴访梅。

甘言误我三折臂,良药为洗五斗肠。欲知苦过味方永,请试君家肘后方。

今宵莫惜醉颜红,
十分中,
且从容。
须信欢情,
回首似旋风。
流落天涯头白也,
难得是,
再相逢。

十年南北感征鸿,
恨应同,
苦重重。
休把愁怀,
容易便书空。
只有琴樽堪寄老,
除此外,
尽蒿蓬。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
倦雅丛密树,凉雨湿秋花。
题辟人何在,哦诗句未加。
一杯怕饼肯,坐到日西斜。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
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
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不知兴坏理,来此岂无悲。

久病生虮虱,搔头有雪霜。自怜身蹇劣,渐与老相将。

拥榻衾裯薄,挑灯刻漏长。意衰神亦倦,心事转茫茫。

北上天门日未斜,罡风吹我度谽谺。仙人洞古留丹鼎,玉女祠高拱碧霞。

深涧千年犹冻雪,阴厓四月始桃花。秦封汉禅俱牢落,细读穹碑感岁华。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

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

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

转转春条缓,鳞鳞野水肥。疏云飘雨白,缭绕鹭丝飞。

五马风流在,升平笑乐空。
时难寸心异,岁晚一樽同。
画角寒云外,篮舆暮雨中。
归来狎儿女,残烛耿纱笼。

皇威复禹迹,风气移荒陬。千屯夹虎士,万斛回龙舟。

将军卫霍功,相国房杜谋。我来览奇观,发兴属清秋。

已将函谷并,遂与洛阳侔。所悲迫衰谢,蒙汜安可留。

目送桃叶远,水深凫雁洲。清谈哂诸老,匡时忘远犹。

庶穷入极旷,慰此千里游。

我闻南州古南雄,梅花庾岭当春风。乾坤旁薄毓神秀,乃有文章禢迪功。

三载作官东海邑,顽夫能廉懦夫立。胥曹束手戒贪婪,丑类革心俱辟易。

杏花二月春雨晴,东风袅袅吹华旌。今年考绩之瑶京,耄倪夹道相送迎。

使君此行须奏最,复见疲氓借河内。

银鞍白马青丝缰,容颜花艳少年郎。有时系马垂杨树,逐翠寻香入花去。

花时载酒赏芳丛,感慨还生怅望中。一点心存还向日,数年枝老太禁风。

今朝相对惭衰白,明早重来叹落红。乘兴题诗聊一笑,敢嫌词藻未能工。

一雁哀鸣深夜过,寒磴无奈客心何。孤飞怜尔荒江道,荆棘严霜处处多。

路绕长堤万柳斜,年年春草待香车。君王不宴芳春酒,空锁名园日暮花。

不跃银鞍与绣鞯。曲筇芒_见衰年。寻幽来立渡头船。
碧涧芹羹珍下_,红莲香饭乐归田。不妨尊酒兴悠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