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永定废寺

乱后僧何去,门闲落叶时。
画昏秋蠹老,斋断午禽饥。
罢说传心法,犹看赐额碑。
不知兴坏理,来此岂无悲。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
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
鬓秃趋荣路,肠焦鄙盗泉。品徒诚有隔,推唱意何坚。
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
兰为官须握,蒲因学更编。预愁摇落后,子美笑无毡。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庙近云涛观,山遥翠欲重。
只应溪上木,便是洞中龙。
堰折潮归海,棂迎浪答钟。
断碑荒鲜合,终古载灵踪。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小蕊频频包碎绮,嫩红日日醉朝霞。
气温已是如三月,更向亭前堆落花。

开国主,颜如婆婆形取嗤。杨阿摩,投床顾欲拯舅氏,宫中反出奇男子。

绕屋沦涟水一渠,垂杨小巷未容车。杜门不拒清谈客,入市贪求善本书。

跌宕诗篇长庆上,商量人物建安初。来观宝海新排纂,坐到晴余又雨余。

霏霏玉屑点窗纱,碎碎琼珂响翠华。乍可庭前吟柳絮,不知何处认梅花。

拍堤水满草茸茸,尽日野航西复东。
欲去未须愁日暮,月明波面更溶溶。

寂寞丘园卧,休论战胜肥。云英流几席,山翠湿裳衣。

梅福辞人役,桐江有客归。海鸥飞且止,相对已忘机。

山不疑人人自疑,苍梧被枉已多时。零陵召父经游地,莫向愚溪强赋诗。

冢树阴阴掩翠微,旌功祠下一沾衣。金缯远监能迁误,玉辇亲迎北狩归。

五相不辞沧海死,汉王宜出白登围。翻怜鄂墓西湖近,今古英雄涕并挥。

嗟嗟千岁姿,不比明堂蒿。肤裁三韩扇,液制中山醪。

皮毛剥落尽,流转到松糕。髯龙脱赤中,三日浴波涛。

玉兔持玉杵,捣此玄霜膏。文章有杂碎,肪泽滋煎熬。

殷勤小方饼,裁以鞍山刀。味甘剖萍实,色殷煎樱桃。

辽阳富冬菹,盘餐穷溪毛。巧谋一饱地,齑粉不我逃。

腹中十八公,笑汝真老饕。未忘口腹累,尚似贤蒸羔。

真味苦硬老,家风大孤高。聊将酥蜜供,调戏引儿曹。

多生根尘习,隽永胜珍庖。一舌有多智,无乃绵蕞劳。

人閒无正味,嗜好随所遭。安能知许事,为君续离骚。

青青道边麦,知是谁家田。山田固已薄,榛石复相连。

旁有破茅屋,日入不见烟。借问旧居者,闻乱已西迁。

平生苦沦薄,对此增慨然。甲兵暗宇宙,谁能安一廛。

愁忧无从诉,仰面视苍天。伐木南涧底,双鹿过我前。

色相谁摹丈六金,中流一苇任浮沈。逢人倘问西来意,但说多情是佛心。

承恩策马出都城,回首南天歌友生。讲学同倾肝胆话,论交时笃弟兄情。

鹳鳣有兆报杨氏,通塞还须问子平。驽蹇岂无千里用,盐车长御也难名。

琵琶弦畔春风面。曾向尊前见。彩云初散燕空楼。萧寺相逢各认、两眉愁。
旧时曲谱曾翻否。好在曹纲手。老来心绪怯么弦。出塞移船莫遣、到愁边。

古人渺何处,逸响超凡群。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

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

风吹洞口香,萧寥疑是君。名士喜名山,岂以今昔分。

朅来金阊道,枫暗吴江濆。所愿既获偿,歌阕看些曛。

浮图层级郁崔嵬,隋代开皇计丈栽。佞佛六朝馀舍利,登高四面接云霓。

水从白马河中出,山自卢龙塞外来。沧景风烟连北地,几经节镇失雄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