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宜春苑午憩幕中听大光诵朱迪功诗

酒酣耳热不能歌,奈此一川黄菊何。
卧听西风吹好句,老夫无恨幕生波。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
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
御题百首思纵横,半日功夫举世名。羽翼便从吟处出,
珠玑续向笔头生。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风流复年少,无愁高卧不公卿。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灵迹才辞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关中。不从紫气才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模样偏宜掌上怜。云如双鬓玉如颜。身材轻妙眼儿单。
幽会未成双怅望,深情欲诉两艰难。空教魂梦到巫山。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小雨送残暑,新凉入郊墟。丹叶互明灭,玄云时卷舒。

行蚁尚移垤,盘蜗已伏庐。翛翛风响变,零落扇思疏。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有时虽是风翻屋,赖我元无屋上乌。
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
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

我辈复来游。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

薄云晴日烂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一饱本无华屋念,百年今见老农身。

童童翠盖本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便与溪塘作盟约,不应重遣濯缨尘。

恒山劈西支,柏岩特奇秀。阆仙昔栖隐,古洞曲通秀。

灵源相对清,一线天光漏。老树郁鬅鬙,阴风生邂逅。

丁黑冘交鼓钟,陡蛱急悬溜。禅师去已遥,山鬼啼清昼。

黄金铸不成,溪云诗意瘦。岳色凄然来,双泪满怀袖。

自喜平桥路,桥平路不斜。若论往来久,谁得似寒家。

险成天堑竟如何,一片孤城孰荷戈。日远长安何处望,烟波江上暮云多。

陆行已兼旬,岁暮诚劳苦。积雪兼层冰,跬步忧龃龉。

暝投施家庄,居民喜相语。累日阴冱消,舟行了无阻。

勇辞所乘车,侧耳听柔橹。棹歌杂吴讴,颇复慰羁旅。

人言前年夏,洪河走平楚。漕渠当其冲,漫漶不可禦。

民庐悉漂沈,桑田眇何许。所以亡命徒,潜踪匿芦渚。

乘间作盗贼,往往遭杀虏。我方为饥驱,愿言适乐土。

中原不稼穑,去去复何所。

读彻闽人痛哭诗,风流遗爱见新词。伤心御史青骢马,今日行行避有谁。

綵胜黄金缕,青丝白玉盘。内家迎淑节,先奉太皇欢。

天影濛濛春色淡,香雾隔花浮。碧纱半展红栏掩,恰新妆、人倦高楼。

初煖仍寒,微晴尚晦,如梦还愁。

轻风暗飏帘钩。烟篆结香篝。有时三点两点似雨,吹来撩乱两眸。

怜绝海棠含醉,丝丝镇自垂头。

吾道久寂寞,爱此林无喧。不闻野干吼,祇见象王尊。

钵洗龙湫怒,藤支鸟道翻。香泉一掬饮,已觉清心魂。

秋悽悽。秋声秋声酸心脾。酸心脾。藓阶蛩絮,枫岸乌啼。

月盈南浦花东篱。玉箫金管谁家吹。谁家吹。画堂春夜,忽忆当时。

依依墟落里,作息皆农家。柴门闹鹅鸭,园场种桑麻。

鸡犬各熙熙,风俗非浮夸。沿门水一湾,碧树漾明霞。

时见钓鱼者,持竿来日斜。予亦忘机人,对之乐无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