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山之峭壁兮,如快刀一削平无痕。其间春雷惊龙走,竹根迸石垂虺尾,骨节瘦密风霜吞。
野夫采之缒悬蔓,分寸脱死持还奔。他人不可得此物,乃重太守公侯孙。
献来一钱不肯要,只乞斗酒抱归村。太守立性岂谄贵,将赠故人唯义存。
我骑瘦马固莫称,破鞯烂辔沙尘昏。明日试执趋君门,孰不怪视窃笑言。
动入和风静惹烟,翠条疏处露池莲。林中尽是能吟物,春有黄鹂夏有蝉。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孝然祠畔,看功名却是,眼前何物。两桨东西浮玉峙,撑得东南半壁。
健鹘凌风,神鼍吼雨,浪捲江豚雪。空山屈指,由来处士人杰。
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势涌春潮发。无数龙蛇留石上,都与苍苔磨灭。
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海门如发。松阴萝叶,举头又见新月。
美人契遐想,濯足青莲池。我亦思攀援,腾空蹑云螭。
苍茫送远目,直接扶桑枝。天低流景迥,风远浮景驰。
万灵受荼毒,生死皆非宜。仙人与佛子,缥缈何须期。
吾当问青天,愿借箕尾骑。
晴明无事登霞峰,伸眉极望开心胸。太湖万顷白潋滟,洞庭两点青濛茸。
初疑仙子始绾角,碧纱帽子参差笼。又疑天女来献花,玉盘捧出双芙蓉。
明知此境俱幻妄,对此悠然心未终。徘徊不忍便归去,夕阳又转山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