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偶因请告得閒身,子墨依然日见亲。汤媪曾闻能作祟,竹奴何事亦欺人。
堂前客至惟长揖,池上诗成一欠伸。自笑东邻来问疾,如何翻后陆徐陈。
走送蒲衣庵外路,归时望见赤山湖。林子求看换鹅帖,胡郎传送捕鱼图。
手不持瓶头不笠,行李一肩松下息。既非竺道生,亦非鸠摩什。
细摹面目揣精神,十年以前旧相识。忆我与君初见时,地棘天荆无所之。
万里乡园那得返,一家生死不可知。君于此中悟真谛,人世须臾皆梦寐。
果然打破利名关,一出危城便披剃。野鹤孤云自往来,到处名蓝商位置。
金山殿宇纵成空,至竟江南名胜地。打包行脚尚嫌劳,欲结茅庵谋小憩。
绘成一幅卓锡图,洒脱悠然见真意。愧我从军屡及瓜,江尘碌碌走天涯。
会当料理芒鞋兼竹杖,从君妙高塔顶看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