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七首 其四

逝水滔滔去,水流心不流。舟行戒滟滪,暗石在中洲。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楚竹剪霜丛,何惭汉使筇。鸠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

挺特生难变,支离分已穷。轻肥思比鹤,短发任如蓬。

倚以为高趣,持之见素风。步郊聊实下,行乐偶从东。

屡刺莓苔破,深穿苑圃通。辩繁时画地,默意或书空。

古血有湘迹,旧林无阮踪。将渠谁觉老,要此岂关慵。

莫骇倾巢鸟,须虞蠹穴虫。谁能求道术,跨作上天龙。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荆榛已失当时路,
槐柳全无旧日烟。远自嵇山已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
新春阙下应相见,红杏花中觅酒仙。

亭虚浥翠,阁小巢春,只西溪须让。回峦背涧,看不足、素素红红新样。

东风旖旎,似描出、月鬟云氅。算老仙眷属风流,清瘦至今无恙。

无端吹雨苍苔,又鸟语幽闲,湖气疏爽。疑昏疑晓,但漠漠、和水和烟摇晃。

霜天一阕,莫倚向、石阑干唱。恐旧时香影吟魂,茬苒鹤边来傍。

岚光野色共扶舆,见说壶天气象殊。
叠巘吞云圭角露,寒泉触石篆文纡。
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
何日青鞋亲扣历,细评佳致染权腴。

好胜时多尚己为,前人勤力必随隳。所图营葺犹如是,欲树功名即可知。

昔慕先贤形藻绘,本同来哲作箴规。得公诗刻增光燄,定警媮风变俗漓。

延陵季子珊瑚钩,徐君见之心欲求。千金之重价莫酬,季子以心结绸缪。

徐君在墓剑在重,解剑挂树风萧萧。人生知己古亦少,吁嗟延陵安可招。

小玉栏杆月半掐,
嫩绿池塘春几家。
鸟啼芳树丫,
燕衔黄柳花。

玄圃栖金碧,灵涧挹琨瑶。筑山图碣岫,穿池控海潮。

雷奔石鲸动,水阔牵牛遥。乘鼋犹怯渡,鞭石讵成桥。

岸崩下生窟,壁峭上干霄。噪蛙常独沸,游鱼或自跳。

荒径横临浦,空舟斜插桡。愁鸱集古树,白鹭隐青苗。

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

伊臣本寂寞,由来畏市朝。为贪止山水,所竞惟逍遥。

寄言周伯况,劳君擅縠绡。

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

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

春山不可画,烟雨近江楼。
藤老依松活,泉迂避石流。
懒云低渡竹,细草乱沿沟。
欲打巴禽去,家居听亦愁。

扫雪撼庭梅,烹茶折槛竹。清生腋底风,香润林间屋。

脚根须管虚中实,眼界当於窄处宽。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
叵耐无端处,捻得从头污。恼得眼慵开,问人闲事来。
祖师阙棙子,幽隐罕人知。
不是悟心者,如何举向伊。

惜花心事,不由人、蝴蝶梦魂先觉。刚纳绣鞋行掠鬓,仰见斗横林杪。昨日深红,今朝轻白,颜色殊昏晓。此中滋味,料他尘世知少。
问二十四番风,寒梅并绛楝,始终俱好。须看未开开又谢,多少落英颠倒。彩缀隋园,鹿游唐苑,哀乐无凭祷。此音谁寄,凭阑犹把琴抱。

海天日暮远山微,隔岸疏林鸟倦飞。遥指渡头馀绮绕,片帆风送打鱼归。

苍林晓落天上云,万顷潇湘翠波冷。月明叶叶秋无声,著我扁舟卧清影。

步止筚门里,遥遥望白云。几人得其趣,即事多所欣。

虚室绝尘想,闲居离世纷。苗生满阡陌,转欲志长勤。

交秋溪水清,历历见其底。木叶何纷纷,白石复齿齿。

静言寻其幽,萧萧杂葭苇。水鸟冲人飞,游鱼衔藻起。

转入荒且寒,苔色无乃是。遥闻渔者歌,前溪暮霞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