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竹风清如水,浣我尘埃颜。
老禅贫无锥,小破蔬箸悭。
短辕下鸱夷,共此半日闲。
住笔讯莺燕,把杯属江山。
老夫病止饮,苦语涩莫删。
揆予郊岛寒,著君季孟间。
江柳未遽折,园花且同攀。
后夜短亭梦,漫寄东风还。

闲中秀句多,静里尘襟少。泉石助弹琴,清响琅然好。

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游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

芳池一曲接银河,分得天家雨露多。
新涨受风牵翠縠,好山随月堕青螺。
百年蘋藻沾余泽,三月鱼龙涌漫波。
犹记临流泛春酌,倚阑同和濯缨歌。

新秋至矣。案户明河如尺咫。砌畔虫声。不是愁人不解听。

罗帏雪净。照见娟娟明月影。雁字遥天。待架银筝柱上弦。

榆关九月寒风早,玄霜已白边城草。敌骑朝侵策勒营,将军夜出祁连道。

关山晓月度龙沙,马上芙蓉吐剑花。连营画地传刁斗,十万军声静不哗。

期门少年健如虎,束发从军思报主。画角寒销玉塞云,铁衣冷拂金城雨。

援枹执鼓何雄哉,笑看楼兰动地来。合围瀚海浑无敌,转战皋兰未肯回。

紫骝汗血归来后,肘背黄金大如斗。胡床坐解月支头,割鲜笑釂蒲萄酒。

酒泉亭障接乌孙,辎重如山入塞门。五云阙下报天子,万里封侯安足论。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秦皇御宇宙。
汉帝恢武功。
欢娱人事尽。
情性犹未充。
锐意三山上。
托意九霄中。
既表祈年观。
复立望仙宫。
宁为心好道。
直由意无穷。
曰余知止足。
是愿不须丰。
遇可淹留处。
便欲息微躬。
山嶂远重叠。
竹树近蒙笼。
开襟濯寒水。
包带临清风。
所累非物外。
为念在玄空。
朋来握石髓。
宾至驾轻鸿。
都令人径绝。
惟使云路通。
一举凌倒景。
无事适华嵩。
寄言赏心客。
岁暮尔来同。

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岩高天柱玉嶙峋,碧渚如虹绕汉津。剩有桃源在深处,带花流出武陵春。

神龙固难豢,天马岂易鞿。
渊明肯折腰,为此五斗微。
我本田野人,初不慕轻肥。
食未从人乞,隐不待赋归。

可怜人去更楼空,倘许黔娄怨谢公。大块文章烟景里,众人歌哭水声中。

曾相识燕呢喃语,剩手栽花寂寞红。早悟无生无住理,买舟悔不小湖东。

已罢雠书怨夕遥,更闻疏竹度邻箫。灵珑鸟语惊帘押,寂寞香丝绕画绡。

一院露光团作雨,四山花影下如潮。伤离不为何郎句,病久东阳自损腰。

稻凉吠蛤柳嘶蝉,最是江淮八月天。三十六湖吟未尽,西风吹上打鱼船。

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

今朝八月初五,好事分明为举。岭头漠漠秋云,树底鸣鸠唤雨。

昨夜东海鲤鱼,吞却南山猛虎。虽然有照有用,毕竟无宾无主。

唯有文殊普贤,住,住,我识得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