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川先生年七十,发始如艾眼如碧。扁舟下上只五湖,寻常城府亦不入。
中年供奉金马门,气吞星汉摩青云。集贤学士多藉藉,亦有海鹤参鸡群。
自是天生肮脏姿,长开白眼青眼稀。已闻世间鱼恶网,复道高树狂风吹。
感慨犹为老女吟,故人族子为商参。时方争慕祝鮀佞,甘从吾好归山林。
忆昔较文春棘围,于予旁经亦见知。自兹往往语门弟,如某乃尔同榜师。
衔哀公北我奔南,程途相吊齐鲁间。八年蹲伏在草莽,再来不见公温颜。
一从契阔二十年,致书兼喜有子贤。载读思过息机作,三夜梦语洞庭山。
公今古稀我肩随,我在罗网公鸿飞。六十七十伯玉化,遣子下问不朽之道夫何为。
答曰宇宙无穷,莫知始终。万寿无疆,道与天同。回视彭殇倏忽共隙光,无异槿花须臾与蠛蠓。
又何必区区慕广成子安期生幻迹沧溟中。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买自桐江数岁前,洁中轻外欲巢莲。同麟荐世宜为瑞,邀鹤寻真定得仙。
肯示吉凶贻后悔,祇随呼吸到长年。主人幸不烦供养,俾托轺车看两川。
江山到处都如此,其间黯然惟别。秋柳正垂垂,刻意教人折。
免华生又灭。禁几许,清歌呜咽。寒夜重来,旧游如梦,故应凄绝。
恰忆。五年前,江南岸、酒醒归舟时节。一桁碧栏干,听笛声吹澈。
年华流水阅,那不遣、鬓丝成雪。忍看君、一幅闲愁,苦觅恨人说。
东风紫燕入丛祠,河上人家记旧仪。古砌半沈天上水,苍松全折雨中枝。
依稀三烛流光夜,想像千官立仗时。独喜啼莺犹未歇,看花一路到汾睢。
破砂盆,漏灯盏。死偷心,灭正眼。近之则愈远,亲之则愈疏。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全明全暗,双放双收。番复看来,当甚热大。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
绿窗几度留难住。懊恼相逢,反添离绪。剪烛清谈,一般怀抱愁如许。
怊怅无计,只怕听、临歧语。皓月太无情,却照尽、悲欢千古。
便总把吴刚斧借,也怎划愁千缕。炎凉阅遍,况秋更悲羁旅。
第一是、只恨江潮,但浩漫、偏催人去。念此别天涯,重话苍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