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正月十二日抱玄孙

我年九十二,为人祖高祖。正吉抱玄孙,天光临正午。

性□不呱呱,面目已靖好。我若跻舜年,见尔志于道。

立此从心根,生生不逾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
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应待少年公子,
鸳帏深处同欢。
芳年妙妓,淡拂铅华翠。轻笑自然生百媚,争那尊前人意¤
酒倾琥珀杯时,更堪能唱新词。赚得王孙狂处,
断肠一搦腰肢。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庚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山有松门江有亭,不劳他处问青冥。
有时带月床舁到,一阵风来酒尽醒。

霜毛一别各毵毵,兴味年来老不堪。横槊赋诗休塞北,扁舟垂钓渐江南。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馀日付残编。

沧江落日动,宿鸟归故山。
托巢在高木,朝去夕必还。
客舟逐南风,大雪留楚关。
何日扫吾庐,种秫郧溪间。

潇然大宇内,孤认海为家。烂熳悲身世,劳生谁作涯。

惟有清夜息,远发赤城霞。影滞神终往,披肝揽月华。

银蟾的皪,记何时此月,重启珠宫。羽葆虬幢纷去住,石麟飞下天中。

四十七年,匆匆过却,回首忆生崧。仙家昼永,雕弧今日初逢。

等到人历花砖,文登金镜,乃许醉颜红。李杜诗篇闻帝语,蓂筴才发铜龙。

缥缈蓬山,从容赤舄,几见桂轮同。他年佳话,依然玊露秋风。

伥伥暗数少时年,陈迹关心自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骨肉岂不亲,无食难为恩。抱子弃水中,哭声吐复吞。

母饥骨髓枯,儿饥眼眶出。终然两存难,何以共忧恤。

岁月不相贷,恩爱从此分。我死尚可忍,儿啼那复闻。

儿啼那复闻,江水流浩浩。不忍回视之,衔悲入秋草。

北出湖边戏。
前还苑中游。
飞縠绕长松。
驰管逐波流。

布帆无恙且迟迟,送客聊吟白传诗。月夜有人曾问渡,风流恨我不同时。

江心铺练平无迹,柳岸藏星悄未知。一领青衫共沦落,后之来者又伊谁。

愁杀渔盐地,生涯寄蚁柯。
春秋将耳顺,贫病谷家和。
笑向老来减,言于醉后多。
黑头行乐日,那更识风波。
偃盖当衢莫记年,独含苍翠鹤应怜。垂阴独向笙歌地,
有韵自成风雨天。尘□路岐分夜月,烧侵根脚起残烟。
论功只合行人赏,销得烦蒸古道边。
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

龛灯落烬残,药灶蔼馀香。

芳筵傍树缘逃暑,胜域迎秋故入风。九派洪涛孤槛外,万山晴蔼一杯中。

高悬幕榻谁徐孺,烂漫江亭此醉翁。得意论交狂转剧,徵歌还散玉莲红。

初春多佳日,旭影照高林。晓烟敛木末,暖意浮衣襟。

檐前有嘉树,枝上有鸣禽。道人太古士,幽旨寄瑶琴。

元声随指下,和气散轻阴。无须泛瀛海,已见成连心。

听者各有得,岂必求知音?

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