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丞半洲蔡公平二南诗

楼台斧钺临边城,神武不杀称天兵。潢池弄兵非赤子,生黎熟黎皆苍生。

安南甫下下海南,一岁两鼓鲸波清。功成徒闻万骨朽,轮台诸将同留名。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斋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閒。台架尘侵毬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驲骑尘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仙芽龙水办头纲,百草山中不敢香。表进得陪华使拜,贡馀遣饷守臣尝。

拟思苦口陈忠谏,可但饴茶献上方。分我清风生两腋,惜无文字只枯肠。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当风一叶战层林,抚己孤怀抱郁森。屋老空亭笼壁响,窗疏鄛纸划灯阴。

鸡豚麦饭空江泪,粔籹椒盘故旧心。噩梦惊回成独语,谁于寒夜捣孤砧?

偶乘越榜向南飞,客梦惊回起拂衣。瀛海屡经龙战后,沧江渐见雁来稀。

杜陵入蜀悲难去,枚叟游梁笑未归。今夜刀头明月满,临歧那得竟忘机!

尚方珍果赐新尝,分得江南百颗黄。远道不妨经月暑,冷枝疑带隔年霜。

龙笺帖罢名初散,翠笼开时手亦香。归领君恩荐家庙,不禁清泪满衣裳。

碧云开霁色,黄叶作秋声。仗节还乌府,承恩出凤城。

宦途期远大,宪度喜澄清。浊酒不堪饮,题诗慰别情。

青山郁郁隐佳城,一上新亭百感生。口泽荒凉空在眼,泪痕零落正吞声。

斑衣竟失当年养,锦诰虚违此日荣。再拜松楸心寸折,不胜遗恨负生成。

熊貙不相啖,枭獍不自戕。人则甚于斯,生理安得长。

儒教发大冢,《阴符》蓄不祥。古圣贪所务,遂开后世殃。

伤物无独利,愚者乃争强。干戈终未已,劝君且后亡。

园庐春欲至,岁事此伊始。采芳入层云,散发不及理。

蚕眠桑柘繁,土膏农务起。龙斗未敢闻,巢父正洗耳。

桂丛始华香满院,烝龙有客来相见。
自言幼读许负书,烂烂双瞳炯若电。
瞪予丰采夸再三,昔何蠖屈今豹变。
穷官得之谈笑顷,不用文场苦鏖战。
人生所贵能自知,我尝镜中见吾面。
两颧蠙色耳无轮,龌龊低头共鄙贱。
纵如眉目差疏秀,已分半生食破研。
长吟抱膝倚青天,看尽投林飞鸟倦。
封侯骨相岂不殊,飞虎头颅加颔燕。
拨灰煨芋且勿言,门外秋江净如练。

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

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杏花红锁玉楼人,试拂山龙日正春。愿得圣朝无阙事,不烦纤手号针神。

日落碧天暝,深树栖鸦集。开轩纳夜凉,秋虫一何急。

幽庭散花影,月色皎如日。夜静竹风清,流萤飞复息。

露槿霜枫秋满寺,瓦烟疏冷石床隈。
萧条更值寒风后,黄叶深于旧路苔。

浙东三海笔通神,梅老胸中别有春。写出清奇高格调,不知谁是此花身。

葱翠满西城,园林媚光景。女墙斜照明,春空霭云影。

竹啸与松吟,众妙独心领。喷薄匹练飞,洞澈毛发冷。

相对涤烦襟,如遇谷帘境。乐此遂忘机,陶然万虑屏。

残花何处藏,尽在牡丹房。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囊。
云凝巫峡梦,帘闭景阳妆。应恨年华促,迟迟待日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