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竹屋 其一

寂寂溪边屋,阴阴古木繁。开门看瀑水,终日自潺湲。

野鸟啼空谷,桃花发古村。一身安乐好,何处报人恩。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千名联唱第,一尉滞徒劳。
山入黄旗国,江浮白鹭涛。
苑葩依日晚,官树共秋高。
少赋思归恨,潘才是二毛。
恨眉醉眼。甚轻轻觑著,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刬。
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闷损人、天不管。

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

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郁。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

姑幕城头万木号,波光浩荡客心劳。群鸥欲往迎朝旭,独鹤闲来听晚涛。

古寺知谁欲伏湛,名山应只隐卢敖。能从海厂留三月,不得仙人亦自豪。

邑近蓬莱萃刘真,晓看簪履望尧云。三呼请祝圣人寿,亿载长为天下君。

荷柄飞香请碧斝,榴花照座舞红裙。更听既醉升平雅,始信宸恩浃海垠。

涨落沙痕出,堤摧岸口斜。断桥堆聚沫,高树阁浮槎。

残月堕江乡,西风板屋凉。乌啼白杨枝,树树有秋霜。

欹枕寒更尽,闻钟曙色苍。泪痕和楚水,同是入淮长。

西津折苇鸣策策,蟾蜍光入芙蓉白。
山头不雨贾船稀,日日门前江水窄。
将欲烜赫招行人,旋起丹楼照长陌。
银屏深蔽玉笙闲,自擘新橙饮北客。
倏离暂合心未果,泪莹双眸为谁堕。

扰扰兵尘遍里闾,天心未许患消除。鱼盐小市堪容足,桃李幽溪拟结庐。

东郭先生闲隐几,西园公子赋离居。莫辞莺脰湖波远,好趁花时一访予。

知兄到处得超然,况有青山与石泉。明月清风相慰藉,凭君领取入诗篇。

晋国燔山求介子,荆人角黍祀灵均。
圣君今旧仍从谏,千古忠贤气亦伸。

野阔水无际,拿音杂浩歌。天根沙岸接,树杪夕阳多。

一雁来云外,双鸥立涧阿。扁舟经过处,岁月叹蹉跎。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鬓不嫌杯酒兴,
白头仍爱玉炉熏。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搜神得句题红叶,
望景长吟对白云。今日交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明君。

轻透描鸾绣裤,微挑刺凤金莲。罗衣试减寒犹在,临轩翠袖低偏。

笋舆时得并溪行,溪水秋来似鉴清。
仰春云山劳眼力,临流照眼却分明。
弥勒同龛夕,难摩示病情。
炉残文武火,灯暗短长檠。
耿介游良苦,温柔梦不成。
颦眉挑锦字,相忆恨高城。

不受当时诏,何劳后世封。仙踪久已寂,帝梦适然逢。

黄纸花文古,丹炉药气浓。犹嫌大夫号,唐突泰山松。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