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方十载,天意肃严霜。晋陵藉寇兵,古苏赍盗粮。
大吏如小儿,奔走何猖狂。我民遭荼毒,奋起呼彼苍。
戈矛修同仇,畎亩而戎行。孱弱心不齐,复无万夫望。
堤防一以溃,横流曰汤汤。白骨多于草,存者走且僵。
孟秋及季月,乃得返草堂。我身无完衣,我室无完墙。
黄卷多泥土,白屋皆慢藏。何以为生理,默默心悲伤。
玩犀牛,呼小玉。一种风标,十分尘俗。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我从山水窟中来,自谓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
剪刀叶畔戏鱼回,帔子花头舞蝶来。领略年光属闲客,一樽自劝不须推。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风云生。
家居绝塞八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持重能收壮士心,沉机好待凶徒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
椎牛誓众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尚书战败追兵急,退守岩关收溃卒。此地乘高足万全,只今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见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回将雏。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唯说乔参军!
公子才华偏蕴藉。九畹春光生笔下。幻成花叶恰如真,他看罢。
咱看罢。不信根苗原是画。醉眼摩挲惊复讶。端的人能移造化。
风不谢。雨不谢。一任卷将堂上挂。
宦海挂孤帆,曾联石湖舟。石湖今到岸,而我犹中流。
五里闻覆载,十里惊石尤。还家告妻子,色变有馀忧。
出身至卿相,收身相上头。二疏畏尊名,弓冶有箕裘。
人叹贤大夫,羁鹰脱臂韝。仰望冥冥翼,神爽与天游。
自非济川材,无成独淹留。
宾雁来时燕又东,三年薄宦竟何功。晴窗偶读登楼赋,昨夜家山入梦中。
少睡宜眠晚,停舟眺夜阑。鸡鸣彭泽县,月照小孤山。
浩渺云林外,飘摇风水间。遥知冰署内,坐话客途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