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向东发,夕日仍西斜。呜蝉恋馀暑,归鸟背残霞。
游子在京邑,挂剑悲物华。珍重故山背,飞来此天涯。
流光劝卮酒,潦倒还忆家。迢迢江海梦,泛泛星河槎。
道逢采香女,为余止浩嗟。君看桂枝露,滴着芙蓉花。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天低绛阙,月满瑶台。玉鸾何许,尽归去来。
目尽江南送夕阳,空明直下接鱼梁。千重云岫连平远,五色霜林映渺茫。
孤鹜倒飞天上下,长虹高卧水中央。白云红稻多秋思,付与诗翁了醉乡。
挂席度彭蠡,停桡望匡庐。苍苍五老峰,秀出东南隅。
气势掩衡霍,峥嵘压东吴。千岩散秋色,倒影澄江湖。
倏忽霁飞雨,瀑流挂香炉。悬崖残雪古,涧落垂虹孤。
耸目万仞表,茫茫飞鸟无。飘然挹空翠,心与浮云俱。
我欲呼谪仙,结巢松已枯。迟回徒仰止,飞鹢上天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