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洪河岂不壮,余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我爱荷花花最软。锦拶云挨,朵朵娇如颤。一阵微风来自远。红低欲蘸凉波浅。
莫是羊家张静婉。抱月飘烟,舞得腰肢倦。偷把翠罗香被展。无眠却又频翻转。
君好作官容我隐,我专筑室待君归。
古来奇特俱安用,老去疏慵自不违。
五府交书何怪密,双林白社未嫌稀。
先君门户观之子,葵藿吾今遯益肥。
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东斋何似春工晚,铁树已花梅未花。
津津河北流,嶭嶭两城峙。
春秋诸侯会,澶渊乃其地。
书留後世法,岂独讥当世。
野老岂知此,为予谈近事。
边关一失守,北望皆胡骑。
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
纷纭擅将相,谁为开长利,焦头收末功,尚足夸一是。
欢盟从此数,日月行人至。
驰迎传马单,走送牛车疲。
征求事供给,厮养犹珍丽。
戈甲久已销,澶人益憔悴。
能将大事小,自合文王意。
语翁无叹嗟,小雅今不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乌目山人旧墨存,百千曾购海王村。于今已入沧桑劫,归棹天涯倍断魂。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楼中有酒客身閒,约住孤云共往还。
遥落碧桃春欲去,倚阑无语看钟山。

倚风无力见温柔,初下喧天羯鼓楼。犹向花阴理新曲,君王不惜锦缠头。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
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在家出家古有此,方仕致仕吾自嗤。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

息交便尔足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山涛非隐亦非吏,仲元不惠仍不夷。

列巘层层拱四维,雪消斜日透林霏。寒潮夜向钱塘落,估舶春从海峤归。

沈氏楼边新燕入,罗家宅里旧人稀。惟余一片都梁草,怀抱馨香斗菊妃。

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

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下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考终富寿复何悲,枨触生平有挽词。今世酬恩偏觉负,来生识面莫教迟!

五千道德仙心古,八百孤寒客泪垂。老我底须愁永诀,九京聚首不多时!

云壑酿成千嶂雨,风苹吹老一汀秋。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平旦寅,当人有道事须亲。
不闻先圣有慈训,莫认狂痴作近邻。

拍浪天浮,柴门外、江涛新涨。经水道、平添数尺,幸而无恙。

荷锸也须耕月下,带经却惯锄云上。看载筐、及筥自南来,伊谁饷?

瞻绿野,清波漾。樵父泣,渔翁唱。羡庞妻作黍,陶公成酿。

曳索有时还著屩,挂钱无事将携杖。问徐孺、稼穑近如何?图难状。

城头曾筑小方台,四望长空万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风依旧有情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