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
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
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
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
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
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
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
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弱冠厌经学,夙抱四方志。慷慨少年场,游谈古人事。
列国称豪雄,翩翩公子四。并负绝世资,矧藉王公位。
而何多穷交,不弃抱关吏。揽辔骄顾盼,抱剑同寝寐。
筹画总若神,肝胆良可视。踊跃赴人急,汤火敢言避。
斯人忽千秋,末由一附骥。结客固有心,食贫乃憔悴。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
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
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
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
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公真不负丞,是为黄绶式。
将谓投閒乐有馀,已闻丹诰送新除。灾祥自古由天降,忠直从来与世疏。
治狱我惭于定国,济时公类马相如。太湖一阻三年别,淮水朝宗好寄书。
平生金翰林,懒不听朝鼓。年年送作郡,高枕卧江浒。
胡然百六会,攘臂说治谱。辞尊而居卑,舍身救众苦。
岂云恋升斗,颇亦商出处。诸侯有惠爱,好景相媚妩。
犹能赋新诗,艳说名山主。三径资有无,公田祝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