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
造物亦恶剧,脱命赵毫厘。
南山四程云,布袜傲险巇。
篱间老炙背,无意管安危。
知我是朝士,亦复颦其眉。
呼酒软客脚,菜本濯玉肌。
穷途士易德,欢喜不复辞。
向来贪读书,闭户生处髭。
岂知九州内,有山如此奇。
自宽实不情,老人亦解颐。
投宿恍世外,青灯耿茅茨。
夜半不能眼,涧水鸣声悲。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伯业随流水,寒芜上古城。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八极悲扶拄,五湖来止倾。东南天子气,扫地入函京。
紫微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仙酒斟云液,山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深藏岩谷里,初不要人知。
苦是午难掩,春风得意吹。

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车已发尚回眸。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昨夜一星明,太微西畔。应得良朝诞名将。豹韬龙节,谈笑坐清江汉。年年梅雪里、开华宴。
铁券高勋,金钟洪算。要同宗社流芳远。玺书褒异,自得君王深眷。看看登剑履、明光殿。

永夜深悲辍笑欢,梦回还复报晨餐。閒门少客犹多病,旧业无家漫有官。

四序槐榆频改岁,九原风雪倍愁寒。多情莫咏频蘩句,白发伤心和正难。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东岳祠前动别骖,归心先己到江南。同官敢怨无言赠,玉旨丁宁已再三。

万里扶桑国,年年贡扇来。皇都无酷暑,赐尔拂尘埃。

野梅消息近,踏冷访林端。
东阁尊空满,南枝雪半残。
疏条未禁笑,真态欲欺寒。
后夜花应好,仍勤束火看。
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
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
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
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
百卉千花都绽后。浥露依风,翠影笼芳牖。杏脸依腮匀著酒。青红相映如携手。
一段帘丝风约透。妆点亭台,表里俱清秀。几度长堤频矫首。青青颜色新如旧。

江城看曙色,江上放归舟。云出千山活,蝉鸣两岸幽。

冷风疏柳港,残月落花洲。笑我忘机久,惊飞两白鸥。

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

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

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

危台竹树间,湖水伴身间。
清浅采香径,方圆明月湾。
放鱼随物性,载石作家山。
自喜归休早,今胜贺老还。

如我与君者,当于幽壑中。一生煨白石,终日倚青松。

岂敢尚高节,所为哀道穷。狂澜息不易,聊得古人同。

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骂莫饶伊。

绾绶重为万里行,主恩谁重复谁轻。蜀门远上青天窄,海岛归来白发盈。

直道果难谐世俗,左官犹足见平生。无因一送杨临贺,西望长江落日明。

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
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

平沙漠漠两岸,流水弯弯几村。兴至便呼叶渡,归来不掩柴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