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刘苏州携酒过寄寄堂席上作

今辰何辰我对酒,烂醉却为刘苏州。佳肴佳乐见君意,美境美人忘我忧。

百年清话肺腑露,三江长望风烟流。出门高下远天泪,去燕来鸿何所求。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小寺无蹊径,行时认藓痕。犬寒鸣似豹,僧老瘦于猿。

涧水来旋磨,山童出闭门。城中梅未见,已有数株繁。

年少身无累,相逢忆此时。雪过云寺宿,酒向竹园期。
白发今催老,清琴但起悲。唯应逐宗炳,内学愿为师。
五朝坏冶归皇极,万里车书共太平。
胡马一闚光禄塞,汉家常疑羽林兵。
柳间自诧投营业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高枕四封无一事,腐儒何幸偶专城。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头巾漉酒临黄菊,
手板支颐向白云。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底急流光过眼频,斩新花蕊已成陈。
手移红药东风里,着意流连背我春。

玉斧铜标界有无,苴兰城外亟储胥。田横客已辞穷岛,乐毅功难敌谤书。

官滥羊头争献镜,谋新鼠穴可乘车。英雄稚子论谁是,广武登临叹有馀。

大道无端倪,真宰有融结。兹山在天壤,灵异蓄不泄。

万窍凌虚无,一柱支毫末。疑岂愚公移,愁为巨灵拔。

刘根作堂奥,柳毅司扃鐍。谁启仙人闾,系我渔父枻。

刻镂洪濛云,雕搜大荒雪。或人而疴瘘,或马而蹄齧。

或负藏壑舟,或截专车节。或象神鼎铸,或类昆吾切。

地肺庖丁解,月窟工倕伐。石囷封糇粮,天厨甃涓洁。

重隒累瓿甑,短柱增栌棁。瓜瓤觚棱剖,木皮槎丫裂。

皑皑黄河水,炎炎昆冈爇。㟏岈舞辟邪,?舑张饕餮。

斗起耸云关,一道通箭筈。碧藕玲珑根,文螺宛委穴。

丹梯蹑而上,郁郁虚皇阙。突兀撑青旻,插地屏障列。

一身生羽翰,百尺跨虹蜺。断涧吟枫楠,飒爽侵毛发。

侧窥漏日影,了了澄潭澈。鸡声出烟井,乃与人境接。

回思顷所历,过眼才一瞥。秦皇及汉武,好大同蠓蠛。

《齐谐》不能志,炙輠不能说。郦桑二小儒,注书事抄撮。

陋袭李斯碑,阙补周王碣。关仝亦妙手,惜未适吴越。

嵩华虽云高,无以斗巧拙。时俗趁姿媚,烟峦漫涂抹。

妄使伧父辈,笑我骄蚁垤。京江吸金焦,汉水注大别。

流峙合而汇,奇气乃一发。睥睨五岳间,谁与分优劣。

扶杖一村翁,眼看话年月。昔逢犹儿童,今见已耄耋。

昨闻县帖下,搜索到鱼鳖。讶彼白鼍逃,无乃青草竭。

却留幽境在,似为肥遁设。当年绮里季,卜居采薇蕨。

皓首走汉廷,恨未与世绝。若随灵威去,此处揽藤葛。

子房知难致,欲荐且扪舌。浮生每连蜷,尘界尽空阔。

谋免妻孥愁,计取山水悦。入春桃李过,韶景听啼鴂。

篮舆累亲旧,同载有二叶。穆生老而健,孙郎才且杰。

彼忘筋力劳,我爱宾朋挈。过湖曳轻帆,入寺憩深樾。

老僧谐语笑,妙理攻曲蘖。晓起陈盘餐,饱食非粗粝。

桑畦路宛宛,笋屩行兀兀。快意在此游,失记遗七八。

平湖铺若茵,盘石几人歇。蹲踞当其旁,拒户相支遏。

黝黑声訇棱,欲进遭嗔喝。侧肩仅容趾,腹背供磨轧。

下踹藓磴牢,上觑崩崖豁。攀跻差毫釐,失足忧一蹶。

前奇慕先过,后险欣乍脱。歌呼杂龆稚,嘻笑视履袜。

君看长安道,高步多蹉跌。散诞来江湖,蒲伏羞干谒。

头因石文低,腰向山灵折。四月将已近,天时早炎热。

挥汗何沾濡,惊飙俄凛冽。归来北窗枕,响入山溜澈。

不寐话夜凉,连床拥裘褐。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

闲踪习羁旅,逸兴贪放达。跌荡冯夷宫,游戏天吴窟。

将毋神鬼怒,亟遣风雨夺。胜事满现前,得失归勇怯。

衰老偕故人,幸喜兹游决。他年子胥涛,百里闻咤咄,鳣鲔随风雷,颈锁金牛掣。

鲛人拭床几,神女洗环玦。硠磕打空滩,澎湃溅飞沫。

噌吰无射钟,嘹喨蕤宾铁。孤客为旁皇,嫠妇为凄咽。

那知捩柁下,我辈行车辙。再拜告石公,相逢慰饥渴。

既从人间世,忍再洪波没。志怪作大言,嗜奇私神物。

肯学扬马镌,愿受壶公诀。缩之入怀袖,弄之置盆钵。

栽松龙气上,蓄水云根活。长留文士玩,勿被山君窃。

尝闻岣嵝峰,科斗尊往牒。剥蚀存盘螭,扪索嗟完缺。

此山通巴陵,下有神禹札。后代文字衰,致起龙蛇孽。

我有琅玕管,上洒湘娥血。濯足临沧浪,浩思吟不辍。

未堪追阳冰,犹足夸李渤。隐从烟霞闭,出供时世阅。

刻之藏书岩,千载应不灭。

闯门不乏远方朋,辟席浑如问话僧。
笔底烟云无尽藏,谭间霜霰不寒凝。
身行建德欢谣里,人在春台瑞日升。
老子生涯漫訾省,拥书犹傍短檠灯。

柳下问违俗,独耻伐国言。三黜何尝忧,一问遂惨然。

世衰狙诈用,贤者防其源。孟轲问言利,顾有仁义存。

何乃百世后,功名为时敦。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作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作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緻,诚悬有言当默识。
宣德七年二月十五日御武英殿书赐程南云

登源之茔,萎木再荣。千春枯槁,谓匪神功。氓曰神哉,曷感而通。

鞠哉冢宰,树此感忠。树此感忠,念祖无忘。

曾试京师踏雪时,环山共酌共赓诗。数千百里聚萍梗,一十八年违面眉。

踪迹自怜终草莽,功勋谁擅上穷碑。五更风雪闻敲瓦,沼沚浓兰有所思。

人日今年乐事并,新春只遣鬓幡迎。一元坱圠新调燮,万物洪纤总发生。

早有东风消腊冻,渐舒昕日作晴明。玉堂人醉梅花底,门帖新题羁宦情。

韩非死孤愤,虞叟坐穷愁。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堪笑并蛙裤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红颜不暇一惜,白鬓忽盈头。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

萍浮蓬转菊江边,儿女无知尚少年。地远曾劳书再寄,天清已见月三圆。

苦无蒲鸽能消暑,非忆莼鲈也吐涎。斗米千钱柴四百,故乡回首益茫然。

万山回合路纡萦,独策羸骖款款行。却忆麻源三谷里,画桥携酒听溪声。

林间一叶秋,屏去三伏暑。凄然风露繁,絺绤莫能禦。

炎凉相推移,胡为遽如许。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鳷鹊楼深,喜蛛针巧,银蜡夜烧红浅。绮阁更筹,水窗裙衩,凄凉个侬云散。

忆星斗高寒处,盈盈媚秋晚。旧情黯。问春风、几番吹梦,应记得、当时坠钗遗钿。

一片别离愁,眺野岸苍烟平远。潜自销魂,对芙蓉斜照泪满。

只邮亭千里,重寄萧憀幽怨。

绝岛重洋古秽墟,弃留曾费几踌躇。原资保障安封内,宁屑刀锥增币馀。

乱后赋须仍旧额,法宽农治好新畬。眼看硗确草莱尽,尺寸何当军国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