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庭木已衰空月亮,
城砧自急对霜繁。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芰荷香外一声蝉。风撼琅玕惊昼眠。刻烛题诗花满笺。小神仙。对倚阑干月正圆。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倾国春姿,金屋弄妆,照靥娇霞添妩。朱帔翠璎,蘸笔天香,弹压洛阳新谱。

换劫燕脂,尚皴染、瑶台风露。分付。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

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

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愁伫。红萼久、无人为主。

瀛壶高处开仙馆。集巾钗、胜游堪选。置酒与峰平,正残叶、灵鸦飞倦。

夕烟催月月催灯,水笛唱、山楼钟断。风袖渐生凉,把四幕、钩垂遍。

苦侬暗抱芙蓉怨。怨深时、忍教醉浅。酒暖浙生春,且狎梦、花柔絮软。

只堪明日各东西,散雁影、秦台吴苑。起自拍阑歌,一激湖云转。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
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
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
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寒崦人家碧豀尾,一树江梅卧清泚。
仙姿态不受白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惟我亦游艺机二三子。
弯碕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莫能委。
班荆劝客少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闵殊,休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
韵高尚恨白难称,歪风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亭泪如洗。

衡门可栖,藜藿可饭。锦绮虽丽,韦布自暖。车马虽贵,岂若仰偃。

下览林皋,上陟峦巘。静倚垂虹憩,目送行云返。

湖海馀生在,桑榆暮景闲。祇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

邻屋晓舂急,客床乡梦还。江天啼鴂处,残月几回弯。

春物昌昌遍九州,逍遥好共太虚游。多情世到玉溪别,说恨天教小杜优。

药院晴线空有到,蓉城花雾竟无谋。生憎邻舍间歌管,未中思量尽不收。

先生有道负清时,经济何由见设施。白水青山聊自适,光风霁月复谁知。

出尘标格三株树,瑞世文章五色芝。鸣凤不闻人亦去,生刍一束起遐思。

山关迢递野桥斜,策杖幽寻岂惮赊。路转峰回连佛寺,鸡鸣犬吠隔人家。

白云作雨多如絮,红叶惊风少似花。不是褐夫能貌淂,空今泉石老烟霞。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梦魂久结此山间,秋晚山缘得未悭。松壑出云皆绿气,石岩生月共苍颜。

天能磊砢安峰骨,我欲高歌动海澜。爱尔晨曦兼暮紫,可容袖满水声还。

三星历历自分明,光烛薇垣灿玉京。天上六龙乘日驭,皇家五凤缀云英。

器凝宝箓绵周鼎,坐拥雄藩定汉盟。百二山河从此壮,好将怀德固维城。

舂陵有佳气,风雅代相持。旷躅倾三户,铉言贵一时。

伟哉公后劲,能与昔同揆。崒嵂连嵾峙,汪洋泻汉滩。

仓皇逢世乱,谈笑取官奇。锦制江城丽,斤挥鄂渚宜。

李桃相竞秀,桑梓愧言私。骥足方闲步,羊肠复履巘。

调高嫌寡各,怀宝惜希知。逸致宗陶阮,高风接颖箕。

筇飞丹岳迥,车纵白门驰。识以观涛壮,情因望海移。

尽韬文豹雾,孤引渐鸿仪。墨翰资游戏,烟云任蔽亏。

朗怀澄皎皎,冲度益夔夔。每快闻声蚤,翻憎握手迟。

一朝披赤牍,千里挹青芝。裔续公安著,名齐洛下垂。

有时凌白也,率意写羲之。老作文章伯,狂呼造化儿。

抽毫惟信腕,得酒不攒眉。自我逢袁粲,何殊遇子期。

唱酬欣有托,摸索谩云谁。斗北行占聚,河东岂待吹。

时花俱扫艳,古柏独成诗。读罢陈杯酌,欢陪畅梦思。

清谈依茂宰,列席近先师。咳唾生珠玉,敦庞肃鼎彝。

不图休晚沐,旋复吐新词。从此耽深契,逢人说项斯。

诛茅疏野径,种菊拟山家。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

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为道餐英好,东篱兴独赊。

炼成真气发双华,还向囊中秘玉霞。
咒水夜潭龙怖剑,弄云秋岭鹤看家。

豪华自古说苏州,近郭嵓峦此最幽。何事玉凫嵓故物,当时金虎但荒丘。

千人石在听经杳,双剑池空草色秋。倚遍危栏更回首,晚鸦无数夕枝头。

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
唤上紫微三五夕,圣明方寿一千春。

  昔予游庐山,见隐者焉。为予言性命之理曰:“性犹日也,身犹月也。”予疑而诘之,则曰:“人始有性而已,性之所寓为身天始有日而已,日之所寓为月。日出于东,方其出也,万物咸赖焉:有目者以视,有手者以执,有足者以履。至于山石草木,亦非日不遂。及其入也,天下黯然,无物不废。然日则未始有变也。惟其所寓,则有盈阙,一盈一阙者月也。惟性亦然,出生入死,出而生者未尝增也,入而死者未尝耗也,性一而已。惟其所寓,则有死生,一生一死者身也。虽有生死,然而死此生彼,未尝息也。身与月皆然。古之治术者知之,故日出于卯谓之命,月之所在谓之身。日入地中,虽未尝变,而不为世用复出于东,然后物无不睹,非命而何?月不自明,由日以为明。以日之远近为月之盈阙,非身而何?此术也,而合于道。世之治术者知其说不知其所以说也。”

  予异其言,而志之久矣。筑室于斯,辟其东南为小轩,轩之前廓然无障,几与天际。每月之望,开户以须月之至。月入吾轩,则吾坐于轩上,与之徘徊而不去。一夕,举酒延客,道隐者之语,客漫不喻,曰“吾尝治术矣,初不闻是说也。”予为之反复其理,客徐悟曰:“唯唯。”因志其言于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