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书书怀

书喜新秋至,人从故里来。忧心烦老母,疮苦念婴孩。

白发都门柳,清心庾岭梅。微名万里别,时序复相催。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猜你喜欢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一根反本六根同,古佛传家有此风。
满目红蕖参翠盖,不唯门里获圆通。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使者持节潇湘回,三吴消息愈堪哀。蛟螭盖饮太湖水,麋鹿又上姑苏台。

组练征兵盖百战,艰危报主须群才。君看眼底纷纷者,跃马卧龙安在哉。

江上雨成例,二月少晴时。柳枝东面风紧,千缕总飘西。

不见梦中芳草,但见镜中新涨,寒重燕归迟。淡墨写离怨,还带泪痕题。

寂寥况,惟有我,素心知。绿珠穿作,红豆相慰在天涯。

早是梅花开过,又是杏花消损,莫误海棠期。待约看山去,依旧翠眉低。

雨过散馀霞。秋满晴沙。残红飘尽野塘花。潮落潮生浑不管,催换年华。

徙倚玉栏斜。目送归鸦。高城不见况天涯。为报鲤鱼风信恶,早闭窗纱。

一色青松几万栽,异香薰路带花开。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

水满牛耕犊后随,早田大半已翻犁。趁时浸谷清明近,次第秧针绿又齐。

儒冠挂却白头新,廿载支离笑此身。天上有星称处士,人间无父号穷民。

闲门客少荒三径,绿树阴疏冷四邻。清磬一声香一炷,不知名利为何人。

朝出看燕山,云莫归行燕山道。道傍云气光动班烂衣,千里飞来白如埽。

长天愁迥阴冥迷,虚室宵清神皓缟。太行一发半落天之南,翠彩浮空散文藻。

缙山更在天南之南海树边,白发高堂岁晏惊寒早。

三年书断安稳无,每一思之心懆懆。风回云杪思飘扬,月堕云西梦颠倒。

白云半幅细入天机中,写出狄公心事炯炯随云照穹昊。

云无心,人有情,物易化,情难老。朝看云,暮看云,缙山佳处安得乘云忽飞到。

云中人,拂黄巾,山中云,护丹灶。从龙奋迅直上青天飞,变化无方契元造。

天下苍生正须霖雨之,慎勿栖岩扉,閟鸿泽,负明时。

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绿树阴初合,闲庭草渐肥。游鱼负萍戏,小鸟逐花飞。

雨过泉声静,风来酒力微。斯游殊不易,我是暂时归。

江南好,风雅几传人。旧社碧山曾仰杜,古祠淮海每谈秦。

春色为它新。

哭愿吾皇不共天。

一自休兵国怨除,君王酣醉九重居。云开凤岭笙歌满,梦冷龙城驿使疏。

海日忽惊宫漏尽,春潮犹笑将坛虚。谁知立马吴山客,不惜千金买谏书。

肃肃奉皇命,驾言往藩方。朱衣炫朝暾,玉节明秋霜。

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貤封及二代,丘原贲龙章。

林峦改颜色,草木增辉光。父老携儿童,争观填道旁。

问公何以然,渥恩异寻常。公本清庙器,誉望倾班行。

明时典邦礼,淳风还虞唐。圣心夙简在,宠数且未央。

四牡蚤还朝,钧衡待岩廊。

寂历空山春鸟啼,孤城遥望海天齐。东郊战马嘶寒戍,南浦楼船锁大堤。

血染燕台谁恸哭,笳吹粤岭尽流涕。明朝又是逢寒食,一曲长谣日已西。

添得沩山笑转新,当时觌面已呈君。
明招漏泄沩山句,无限风光付与人。

夜中见月浑忘寐,晓起看山祇独吟。那得文章垂不朽,已知衰老故相侵。

天寒大泽龙蛇蛰,岁晚荒郊雨雪深。有客可人吾邑子,往来时得一开襟。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