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
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买石魄尺馀,托子安墓卓。
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
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
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
仍以烦吾子,歇魄了一役。
叹平生,谩日夜劳劳攘攘。想一世浮华能几许,若云间、电光翻掌。
梦幻吞侵何日省,恋火院、缠绵业网。这人身一失,万劫难逢,谁能回向。
清爽。猛跳出迷津欲浪。彼岸风光真快乐,伴孤云野鹤飘荡。
悟彻灵台无障碍,似月挂寥天朗朗。满十方三界,莹彻圆明,逍遥吟唱。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
幽兰素芬堪摘。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少妇登舟去,风涛不可支;眩眸逢蝄蜽,艳质嫁蛟螭。
尽室为迁客,招魂复望谁;化成精卫鸟,填海有馀悲。
石门抱被云湿衣,流水聒耳无是非。海潮夜语梅花戌,起看扶桑朝日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