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山诸峰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释岛云,生卒年月不详,唐代僧人,俗名缪岛云,少为僧,唐会昌年中(841~846)敕准还俗。他慕东国僧掷钵神异事迹来黄山探访,遍游全山,成为有记载以来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也是唐代诗人中歌咏黄山最多的人,他的诗多刻在黄山绝壁之上。至清代,人们还能从石壁上读到他的《黄山怀古》、《仙僧洞》、《汤泉》、《仙石桥》等诗。
  猜你喜欢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喷了清香开了花,却归盆槛付公家。来春花发香尤好,预借幽根茁露芽。

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尚忆附爷耳,指问壁间画。

通燕梅梁寒峭,藏鸦柳岸春阴。南国东风偏到早,香消昼漏沉沉。

红满试灯庭院,青回斗草园林。

入眼风光堪赏,困人天气难禁。一枕柔情牵断梦,觉来慵理琴心。

白雪新词易阕,碧云旧约休寻。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萧萧碧树隐红墙,古庙春沙客断肠。真霸假王谁胜负,淮阴高冢亦斜阳。

悲风起高树,阴云蔽朝阳。伊人在天末,地远道路长。

驾言欲相就,车敝马玄黄。秋深气愈道,孤雁正南翔。

爰附尺素书,以寄我衷肠。飞高影渐没,蹙刺心内伤。

伏枕双溪限玉除,买山三洞弃银鱼。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

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

溪行鱼不畏,岩宿虎相随。怕客谈新事,逢人诵旧诗。

衲轻聊覆体,米滑欲翻匙。僧腊知馀几,霜须已满颐。

赤白囊飞广海滨,关西劲勇是奇人。暂提节印期全璧,倏报烽烟又震邻。

械坐已空身不化,龙韬未展气如神。鉴湖亦有云仍在,千载流风岂隐沦。

奇峰万叠锁澄江,但见钓台天际。正凭眺、愁云四起。

忽感十年情思。鞭指燕山,剑挥越峤,都付西风泪。

想当日、五月披裘,不下元纁,只烟雨一竿而已。问如今、有谁还记,指点濑头旧事。

附托云霄,声闻岩穴,不独严光矣。笑客星犯座,太史应也附会。

避利名、利名仍有,何必黄昏过此。奋袖一歌,阴霾都散,明月秋如洗。

许剑荒亭外,野鹤长空清唳。

路上逢君一慨然,短衣破帽向人前。昔时曾记南楼话,劝汝归耕北郭田。

四海论交谁纳履,十年谋道可忘筌。空思闭户终难得,仆仆风尘好自怜。

十里游山兴尽回,重留车骑款郊扉。
中桥驾石临清港,危榭开轩挹翠微。
夹道松风吹酒面,满庭花气袭人衣。
殷勤更谢华亭鹤,引吭高声送我归。

落日不可渡,孤云天际浮。乘潮辞白下,卷幔入真州。

水气生江雾,星光宿斗牛。此身何物似,天地一虚舟。

晴日动林皋,渔人荡轻橹。扁舟随意放,岩花齐欲吐。

村疏烟火稀,山深树石古。远望列群峰,一一青可数。

云梯耸却压,截然半溪阴。抽桨舣山脚,时闻山鸟鸣。

幽林有老衲,汲水下烟岑。相顾但一笑,悠然野水滨。

跫然来忽去,松风传磬音。拟寻空外迹,云迷石径深。

海沸江河水接连,居民冲荡益忧煎。
投身直入龙宫去,要止惊涛浪拍天。
朱沙镜里开颜笑,白玉盘中展脚眠。
大抵人生难得共,得团圆处且团圆。
重重岩崿插晴空,云际丛开菡萏峰。
疑是葛仙归洞府,移将江上九芙蓉。

忆昔妾未字,生小皆清门。相逢两无忌,比舍同六亲。

十四年稍长,逡巡始畏人。十五值时难,风雨啼空村。

十六今于归,媒妁无一存。前日府帖下,淮南大兴屯。

王事不敢避,执殳行苦辛。君行在须臾,裀席难久温。

君意岂独忍,奈此覆冒恩。黄巢犯东都,六宫如飘尘。

至尊尚莫保,况乃茕穷身。裁缣作裲裆,密紒裹以纯。

君情毋弃捐,妾有双泪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