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西方有精铁,淬以百鍊坚。范为三尺剑,烱烱双花寒。
勿以埋厚地,勿以投深渊。未染蛟龙腥,未睨奸雄元。
丈夫才把握,且以破拘挛。
啄木复啄木,汝啄抑何毒。千株万株端明松,五月六月来清风。
木于汝何恶,朝朝暮暮啄。劝汝利觜宜少停,戕木之生吾忍听,已有弋者在后亭。
微虫初何识,亦能对以臆。天子爱元元,宵衣念艰食。
连年值禾饥,穷闾多菜色。县官急督租,吏饕饥需索。
啄木比刻木,何者为可疾。木生与民生,何者为当恤。
可弹者不弹,为我谢彼弋。
良宵秋半,好早邀,皓魄湘帘捲起。清供小陈金粟下,香爇博山炉里。
谙性妇新,慰情女弱。拜罢眉生喜。冷辉贪玩,不知莲漏馀几。
遥想对景思家,露庭立处,有客雕栏倚。那及臂寒鬟湿者,犹有娇雏解意。
蟾彩流笺,兔华绕管,且共幽怀寄。酹他月姊,兴来倾盏重洗。
盘空硬语力移山,满地风云叱咤间。怯战有心坚汉璧,避追无计脱秦关。
百年准办偿诗债,万事何如老得閒。沧海眼前真浩荡,野鸳终愧海鸥班。
秀气结壶口,姑射辟仙境。著屐访神居,络绎延清景。
雨后岚欲滴,积翠撩人冷。松荫接藤缠,飞泉散碧岭。
仙禽时一声,寂寂四山静。半日幽间趣,顿觉浮生永。
鹿女还金阙,莲花开玉井。澄潭水一泓,上下光耿耿。
杖策寻南洞,肃将衣裳整。拟拜绰约子,不见冰雪影。
斫芝更斸苓,云深隔几顷。憩诵《南华》篇,肩吾笑夙秉。
萧萧满林秋,日暮风涛警。恐是御龙归,悠然长引领。
巫峡山头窈窕女,朝为行云暮为雨。王孙一见空断肠,便作红霞隐身去。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