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智轮道者

法华转罢读皇经,仙阙依然傍佛扃。炼就丹砂堪作供,鹤衣长舞法王庭。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闲拈花片贴纱窗,绣幕斜飞燕子双。
细数归期相次近,倚楼日日望春江。

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六六云从龙戏月,天颜带笑尝新。年年回首建溪春。香甘先玉食,珍宠在枫宸。
赐品暂醒歌里醉,延和行对台臣。宫瓯浮雪乳花匀。九重清昼永,宣坐议东巡。
夕簟既清,瓶水既寒。
浩歌临风,忧来多端。
悬崖而栖,瞽以为安。
菅茅在门,蒙以为兰。
黍稷弗膳,腐鲍是餐。
干将挂壁,敝履加冠。
宛其悲矣,能不永叹。

借病瞒愁,判闲作梦,单枕又惊春半。小揭珠帘,隐隐似闻微叹。

罗帕重、洒泪成鹃,锦笺长、寄书寻雁。莫因循、误了芳华,柔肠能得几回断。

题红前事谩省,空任香销粉蠹,舞衫歌扇。除却榴裙,瘦尽楚腰谁见。

防夜约、拜月推寒,厌晨妆、蹋青嫌远。最无情、最是飞花,晓风吹不转。

四海多瓦砾,两心同一金。金尚不可破,谁能离此心。

闲教鹦哥念佛名,狸奴也著戒鱼羹。爱将莲子鸡头实,换得孩童虱放生。

十年为别只逡巡,喜见来篇墨色新。且解征鞍同一醉,异乡难遇故乡人。

霜蕤薰碧醥,气味已相传。终以香为累,无人解倒悬。

伊昔仇鸾栖枳日,凤毛年少最风流。别来四纪犹青眼,到得重逢愧白头。

粉署久劳明殿最,银台今复著材猷。东风奏绩朝天去,三接行膺宠数优。

豪家此日醉金樽,驴背愁诗睡正昏。野雉一声惊梦散,苍烟起处是前村。

霜树前头欲下禽,远行逢有慕归心。佳人昨日天际去,红蓼作花秋正深。

池通细水树欹花,似是荒村老杜家。堂上每来如客燕,园中还产在官蛙。

酒香昌独欺松叶,饭滑雕胡胜蕨芽。石枕竹床凝午梦,觉来消得一瓯茶。

将命坐藩服,式礼奉国宾。贤王重意气,延客列华裀。

肃肃高堂上,圆方馈八珍。齐优杂赵女,歌曲一何新。

遗响从风发,雕梁落素尘。中觞舟传满,眷眷难具陈。

厚往已有愧,怀报恐无因。

脉脉广川流,兰楫从此去。残雪蕴丛薄,夕阳隐荒戍。

麻姑朝未回,仙坛想如故。村庄四五家,衰草门外路。

飞瀑界青碧,稠杉缈烟雾。遥企山中人,颇惬山中趣。

快然念吾侪,仙风几时御。

览镜颜如改,登楼足尚疲。
惜于多病里,过了少年时。
对月能忘酒,看花间有诗。
独余豪气在,频把剑尘吹。
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声。
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

残夜一禽惊,镫幽梦转明。把书寻泪色,掩幔想衣声。

微病花全发,深眠月暗行。蜀弦尘里断,已任指尖生。

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
孤臣林壑前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
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
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