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用诚之弟韵 其一

梅花香里倚蒲团,万事人间总不干。醉梦每怜春意浅,诗魂长绕夜枝寒。

记曾上苑溪边见,又向前村雪里看。回首青蕤已如豆,齿牙衰朽怯微酸。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
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仿佛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欲识东君用意工,故将残叶衬轻红。
可怜雨洗胭脂湿,只怕风吹翠幄空。

烟波周匝望中赊,乘兴驱车一径斜。谁识上人修證地,水晶宫里法王家。

关关啼鸟树交阴,雨过西城野色侵。
避暑谁能陪剧饮,清歌自可涤烦襟。
稻花欲秀蝉初嘒,菱蔓初长水正深。
知有江湖杳然意,扁舟应许共追寻。

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野之水兮悠悠,子不乐兮远游。子远游兮要津,怅予独兮水之滨。

水滨兮踯躅,泉瀰瀰兮波绿。愿从子兮九重,化霖雨兮随飞龙。

龙飞兮在天,膏下土兮吾泉。与子归兮泉之野,以逍遥兮冬夏。

西来暝色一帆孤,才见青山忽又无。白借天光犹澒洞,黑添云气转模糊。

人家遥指谙来旧,尘眼频揩见却初。述作惜无摩诘句,五湖烟景若为图。

随人俯仰与天游,疏放宁知礼数稠。梦到市朝增愧悔,出逢泉石足淹留。

不知何处空诸有,所谓伊人在十洲。寄语登瀛老词客,隔船吟咏也同舟。

休将龟筴问穷通,往事邯郸午枕中。
南郭吹竽羞滥食,北山运畚笑愚公。
酒边赖有赓酬在,客里还欣臭味同。
得句不妨频寄我,从今莫效马牛风。

当风怕看来宾雁,苦雨愁闻逐妇鸠。不是邻家遗潘沐,那能临镜强梳头。

年垂九十碍丛林,历心风霜岁月深。
妙蕴岂能超佛祖,寸衷端可格天心。

帘外一轮明月。凄切。空自照秦楼。玉箫吹断碧云秋。

愁么愁。愁么愁。

周时人掩汉时关,秦代衣冠晋代山。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
  铜壶更漏残,红汝春梦阑。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倚楼闲,月明千里,
隔江何处山?
  刺船鹦鹉洲,题诗黄鹤楼。金谷铜驼梦,湘云楚水愁。少年游,好怀依旧,
故人还在不?

也知故辙莽难循,岂有风情忆洧溱。乱眼花枝向人笑,荡胸文字待谁论。

腾骧短景终成泪,落漠中年始惜春。尽涤尘襟何处去,深山糜鹿可能驯。

乌夜啼,江月皎皎流寒辉。去年养子丛木底,今年九子俱不归。

夜夜啼,声惨悽,网罗天地难高飞。反哺之恩竟寂寞,风巢冷落秋烟稀。

乌夜啼,啼相思。

汉世明妃犹有付,荒祠歌舞与招魂。
胡琴好入巴渝曲,万里还乡釃酒樽。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见《南唐近事》)
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寄冯延鲁使闽》)
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留别钟山》,
见《吟窗杂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