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毫端不及处,精神殊可掬。
靡靡听谈玄,六月添重服。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
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
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
文才似我旋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
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溽暑百体倦,晓凉正堪眠。飞蚊何营营,绕鬓鸣相煎。

拍之不胜多,挥去还复前。世乱有骨肉,逃生幸完全。

细微何足较,此意谁当传。

世网角雄雌,官途争是非。人方酣蚁战,吾自送鸿飞。

东方有綵凤,雄雌鸣相和。诞生五色雏,巢在高树柯。

雄飞触虞缴,哀雌忧欲死。哀雌忧欲死,衔子忽堕水。

雄来脱虞缴,空巢委高枝。不见旧匹侣,孤悲无已时。

艰难两诀绝,苦哉谁为陈。君看罗氏妇,万古同酸辛。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庭深自无暑,苔径复萦纡。
宾客不长到,儿童亦可娱。
茶花晴带粉,蒲叶晓凝珠。
与尔城闉隔,兹欢息不殊。

一夜水声一丈腾,下江如箭上如登。世间两利真难事,敡历从今感慨增。

别后惊心岁已驰,几回草梦绕春池。新诗远寄迢遥驿,旧约重看绝妙碑。

鳌禁风清班缀玉,龟溪雪冷鬓垂丝。何时共执论文酒,坐对西窗待月迟。

帝子吹箫不可闻,高河凉月白纷纷。灵槎天上归来晚,独倚支机看海云。

异域逢君本不期,湛然深恨识君迟。清诗厌世光千古,逸笔惊人自一时。

字老本来遵雅淡,吟成元不尚新奇。出伦诗笔服君妙,笑我区区亦强为。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赖有閒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北牖风摧树,南篱寒蛩吟。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落宿半遥城,浮云蔼层阙。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结思想伊人,沈忧怀明发。谁为客行久,屡见流芳歇。

河广川无梁,山高路难越。

翠羽声沈月向昏,纸窗幽梦锁香魂。虬身染雾鳞犹湿,獭髓涂霜玉未温。

忍冻欲偿诗客债,先春应识化工恩。深山自笑无人问,寂寂疏篱半掩门。

一场春梦欲醒时,缟素全非旧日姿。淡粉应斑贞妇泪,素纨不入婕妤诗。

临妆祇许冰为鉴,对酒宜将玉作卮。愿共黄花同晚节,肯教红烛近阶墀。

落日苍梧远,孤臣独倚楼。
云山空洒泪,江海岂容愁。
属国归无日,文园病未休。
不堪南极外,风送九天秋。

丛筱乔柯夏亦秋,池塘水阔景偏幽。乐鱼之乐谁知我,恍在濠间濮上游。

风袭帘帷炬色寒,鲛珠错落泻银盘。
红绡半湿金莲吐,紫焰微销玉箸残。
传蜡汉宫春厌浥,绝缨楚馆夜阑干。
须知归院承恩日,涓滴还将雨露看。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