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萧作晚凉,山城松桂发天香。兰汤沐罢尤清快,一枕江南归梦长。
少小无端爱令名,也无学术误苍生。白云一笑懒如此,忽遇天风吹便行。
陟屺哀哀八十亲,渭阳念母我伤情。等为孝子终身慕,最惨婴儿半路声。
已把山光占塾教,底须宅相写亭名。登亭更望芙蓉顶,吹棘风前泪并倾。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
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马,浊浪奔蛟龙。
橹摇扁舟下,袖手閒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
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
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
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岂弟父母人,一念诚恳恻。
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
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
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
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
家传馀政谱,师授存学则。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
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
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
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
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碧树阴秾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
万里舟车要觅诗,衰年忍负始来时。未成班氏两京赋,仅见韩山一片碑。
归信正须传雁帛,秋风不为忆莼丝。今朝再渡桑乾水,月朗风清谁系思。
江广思扬子,年荒惜故人。艰危谁计日,丧乱各经春。
杜曲看花眼,浔阳乞食身。十年中夜月,两地照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