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纪事 其二十四

新闻一纸未全虚,日日谈瀛海屋居。幸有春申门下客,罪言不及老尚书。

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1918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
  猜你喜欢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睹 一作:见)
家世厌风波,来居空翠窝。
山深秋意早,溪近夜声多。
似梦忽到此,欲留如病何。
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

老人昔记观何处,白发苍颜只如故。湛然不与生灭期,始信真心有常住。

公今忘物兼忘我,坎止留行无不可。桑下了无三宿恋,壁间一坐九年过。

振履忽逐秋鸿往,浮杯又趁春潮上。一片孤云自在飞,不落人中去来想。

宿两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客从江南来,遗我愚公书。盛德每韬晦,深藏匪中虚。

知巧纷以屏,直行耻乖纡。永怀心斋人,雅志遵圣途。

默识谅亦早,允践乃良图。愿起九原下,执鞭与为徒。

寥寥千古意,此道今何如。

我秩元祀,上推鸿源。展事有侐,祲威肃然。升墄既降,秉心益虔。

荷天之休,于千万年。

直节豸献角,低枝鸾振羽。
古色镇苍然,非烟亦非雨。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苏碑萝石拥嵒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閒借法华誊。

一驿出青背,一驿落井底。一驿岩罅间,一驿水声里。

夜夜夜猿啼,家山隔千里。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后时夫何忧,望收身亦到。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宝石峰头语塔铃,夜深鬼火映沙汀。春山遍作祁连冢,芳草年年不肯青。

紧官都做了,只欠到台司。
言路古之直,经筵帝者师。
极中五福备,天下达尊推。
方曳星辰履,商山已茹芝。

涪山黛色映中流,月夜乘槎到上头。惊起山僧移短屐,相从岩洞访丹邱。

真人庙食占兹城,欲乞丰年在至诚。五马二车恭款谒,丰香烈火报登平。

犬鸡仙去遗丹灶,鸾鹤飞来认翠旌。既就金方留世子,终闻玉帝录功成。

冷地无端错喜欢,却将鸱吻对门安。
引它铁作面皮汉,千里闻风也破颜。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