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梅为王和初题

天与孤高第一花,却从幽谷作生涯。岁寒喜见春风面,漫遣疏烟故故遮。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
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不害为霖未可收,烦襟相惮暑相投。水帘槛外霏霏昼,银汉云中点点秋。

别馆休论攲客枕,钓潭尤忆看渔舟。催成天色纯如璧,白酒黄花欲上楼。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枯木岩头鸿雁行,十年离别话偏长。归时裹里日溪橘,应作雪峰薝卜香。

甘子壁上诗,慨然想见君有奇。甘子避世东墙下,君数顾之何所为。

其日示我一长篇,上传山西巡抚忠襄蔡公贤。后有论赞三百言,睢阳之烈千古传。

张君传如韩退之,附载中军应都司。凛凛南八好男儿,方伯名与许远齐。

更有宁武周将军,阖门战死无孑遗。感公遗书自愤发,愧死贺兰不出师。

是时蔡公奉旨已解任,力战十日,城破自经三立祠。

劳瘠身轻不得死,时盛乃脱铁甲加公衣。归家手杀子与妻,再拜尸前经树枝。

门皂厮养二十余,祠前树下尸累累。我同林子读至是,默然无声泪雨垂。

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台省曰公儒者不可使。国是日非士解体,传中一一详其事。

乃知张君不独爱忠臣,能见大计有如此。我翻案上书,明季遗闻多删除。

林子拍案大叫绝,何人今能为此说。甘子拱手君莫疑,此亦张君之所为。

朝出城西门,甘子送我乘桴行。江风飒飒吹白蘋,石濑回薄溅衣巾。

悔于南丰不识君。

楚媪祠边荐白蘋,谁将卮酒酹王孙。千金一饭犹思报,肯负高皇吐哺恩。

中吴烟水微茫地,吟边何限清感。夜深腰笛伴渔讴,冷玉花千点。

剪秀骨、香霏露染。娃宫风景教长占。错羡舟居好,几雁齿、桥头解缆,回首销黯。

仍是载酒年时,蓦然低忆,蕙炉丝袅菱鉴。断肠重唱小横塘,粉字开还掩。

纵贺老、心情未减。无端世味如云淡。好约我、垂竿手,斜雨梅黄,凭君画槛。

西邻樽俎比星陈,强欲携筇虑损神。
得句挥毫须会友,缓声振木解如宾。
献酬杂坐欺三白,服饵单棲忘五辛。
重九闲居真可惜,销忧思引万家春。

春事阑珊景渐稀,梨花飞尽柳花飞。閒门要路皆芳草,惆怅王孙独未归。

大罗仙人李太白,秋水疏莲浮玉色。一来金马玉堂中,诗酒猖狂天子客。

飘飘豪气秋风起,登楼曾醉山东市。放浪形骸宫锦袍,荣华富贵东流水。

酒酣挥洒翻河笔,险语能令神鬼泣。至今光焰照尘寰,一字堪偿双白璧。

我来怀古空悽怆,风月千年尚无恙。何时相见昆崙丘,汗漫从游九天上。

积雨厌厌愁断肠,暂晴犹得见春阳。频来幽鸟当窗语,半落閒花度水香。

彩笔彫零诗漫兴,金杯摇荡酒生光。悠悠心绪浑抛却,付与游丝共短长。

了却尘嚣问大还,寒花清昼自闲闲。苍颜不老霜前色,卧雪斋头亦小山。

高轩聊自娱,俯仰称幽居。
世道有兴废,人心随卷舒。
圆机应有此,胶柱合何如。
愧匪许询辈,时来问满虚。
年来有客从黄石,老去何心望紫泥。
世事违人常八九,生涯随力任东西。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
鹤鸣双剑动,宠喷紫霄寒。
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
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静里咀含味更余,我怀颇与世情疏。伤生事众偏诬酒,致困途多莫怨书。

愁垒有杯犹可却,饥肠无字欲何如。虽然此语何人信,只合诙谐海大鱼。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翕张 一作:吸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