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塔凌霄汉,晴影金碧眩。重来得寓目,归柁尾残汴。
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是身如皎月,有水著处现。
弹指遍大千,何止数乡县。惟应因缘地,聊尔共流转。
颠危悔勒马,善涉悟觅扇。君看悔与悟,只在一转盼。
至人独何心,示此祸福变。当知夙缘定,莫作邪道见。
哀哉众生愚,积恶稔天谴。云何一朝急,赖此香火荐。
我来适灯夕,宝蜡明邃殿。还揩客眼尘,重睹浮屠面。
朝来塔上铃,告我风色便。平淮一回首,岸容失葱茜。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缘江故多峰,秀色无可拣。何须著脚力,政欲长在眼。
诗翁筑飞阁,似恨山意懒。纵横欲州碧,收拾付酒盏。
客来何所命,濯濯千髻绾。晴岚入肺腑,宝唾落碑版。
翁家诚可乐,人境两萧散。炉香侣趺坐,终日对编简。
风流前辈接,细说须自挽。居然典刑在,听者辄忘返。
会须营一壑,万事等鹏鴳。从翁时对榻,卧看烟雨晚。
旱魃自首夏,今兹山吐云。翛然草堂前,彷佛气候新。
迅雷殷霹雳,积阳乃沉沦。振风䬃而至,涷雨犹倾盆。
中夜想抱被,寒燠忽尔分。回思前几宵,始得一爽神。
平明窥少谷,生意复津津。乃有枣与榴,落地纷成囷。
缅惟收敛毕,农务仍苦辛。造物讵可测,且幸苏劳筋。
阴阳未顺序,吾忧尚无垠。
东南名胜白蘋州,人物咸推故国刘。往叹赋归何勇决,今观遗翰许风流。
远斋视我曾青眼,酒正今年成白头。尚喜君家文墨事,到今三世未能休。
唐朝绿野相,宋代独乐公。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
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
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
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东山在何许,亦在东门东。
新安松枝烧不绝,红霞碧燄相纠结。收烟调捣三万杵,练作玄霜乌玉玦。
设来几案对端侯,云浮烟散光腾彻。落纸三年不昏暗,一点霜纨漆无别。
廷圭巳矣潘谷死,此道只今谁得比。水晶宫客汪廷器,吴郎继之真二美。
时时赠我两三丸,光黑异常心独喜。日日用之无间断,经岁方能半寸毁。
黄金可得奈墨无,莫轻目前惟重耳。嗟余不欲磨世人,愿得一笑临池水。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禦。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