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笔染相思

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动离思、春生远岸,烟销残日。杨柳结成罗带恨,海棠染远胭脂色。想深情、幽怨绣屏间,双鶒鸂。春水绿,春山碧。花有恨,酒无力。对一奁愁思,九分孤寂。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玉泪应偷滴。倩东风、吹雁过江南,传消息。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风蘤幡幡续去条,一朝欢尽负霞朝。人间赋笔如公少,借问离愁著底浇。

深公出东都,山色已清好。流行沧江上,快意时绝倒。

洗尽眼界尘,招提迹如扫。众挽来灵山,世故亦相恼。

平生爱山心,不厌更幽讨。扪萝开细岑,脱履藉丰草。

聊烦坡陀石,坐此突兀老。是身端如云,去住殊未保。

孤峰起孤烟,晴湖漾晴昊。宾主两忘言,可为知者道。

长占烟波弄明月,此心久矣从谁说。只今一舸漾中流,上下天光两奇绝。

回头忽见西郭门,尚喜苏仙有遗烈。问予何事却回船,尘土涴君头上雪。

倚筇南山巅,却立有晚对。苍峭矗寒空,落日明影翠。

千章古木翳山根,谁与山僧共寂寥。珍重庭松寒不死,苍皮老干雪齐腰。

归去来兮,朝衫脱却,那须带阔冠峨。尘中羁绊,辗转误人多。

争似幕天席地,何处好、何处高歌。歌成了,自酬自唱,私淑老东坡。

如何还艳羡,山中起蛰,泽畔飞梭。任风驱浪捲,井自无波。

问我他年经济,关心在、园卉庭柯。逍遥乐,閒中布置,未雨剪青蓑。

睥睨连云十二楼,西南形胜数荆州。已教岘首为屏绕,更遣巴江作带流。

毬场浅草接花丛,一水当门认寓公。诗思撩人知茗好,夕阳穿树补花红。

坐看岁月堂堂去,乘兴沧洲面面通。团扇及时藏亦得,不须憔悴怨秋风。

易写无盐陋子都,难形小白下夷吾。英雄事业传千古,不假丹青作画图。

登高伤远别,鸿雁几行飞。万木江头落,一僧船上归。

故山秋嶂远,残日晚钟微。亦有同袍者,多应候竹扉。

中兴过江笑诸人,三十二表哀老臣。倡和国事可斩桧,马上青衣竟何在。

采石未靖瓜洲惊,战功今乃归儒生。第一峰前谁立马,夜箭射血来帐下。

粟香披大集,名下固无虚。老去宦情淡,归来尘事疏。

招邀书画舫,卜筑水云居。我欲图蓑笠,持竿逐老渔。

江城吏散捲春阴,山寺鸣钟隔雨深。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寂寂柴门深自关,幽禽相唤语青山。
墙头含雨桃花色,半出青葱春树间。

自嗟灵骨久埋沦,惆怅当年旧事存。青眼重开萧寺路,无人隔夜扫松门。

搔首问天天可呼,天与人意转相迂。年来苦海愁难帚,念里高阳遇岂徒。

释我形骸非放浪,松伊造化可胡卢。平生心事和盘托,恕得狂奴态也无。

风雪垂垂岁欲除,若为驱马问长管。
才兼文武如君少,量纳江湖近日无。
吟旅笔灵花璀璨,带行刀古血模糊。
经从渭水须留款,恐有率心老钓徒。

风竿转暝,云絮蘸空,沈阴遍洒郊陌。正见燕寒巢幕,衔泥话春色。

乌衣巷,前度客。定识我、秀眉吟窄。旧尘在、一片残衫,酒晕青碧。

哀乐念今昔。不到中年,不信世情隔。但憾著书缘绝,咿唔抚空壁。

沧波路,归思寂。早倦听、下亭凄笛。赋愁了、冷雨檐花,清漏初滴。

贾载尝为郡,名亭建此邦。
近山连大别,远水接长江。
待月凭东槛,来薰起北窗。
四时皆有兴,秋兴独难降。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閒。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