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渭(740-805),字兆师,唐代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先后于公元779年、780年获进士榜榜眼和武举第一名。周渭是为数不多的涉足文武双科举的进士之一。
春去寻王谢。花草亚、甚时梁燕才嫁。寻常巷陌,人人自比,莫愁声价。
芹泥拾去还怕。醉梦里、宫衣暗卸。漫夕阳、低说兴亡,香巢且垒兰麝。
须知叶底流莺,树阴啼鴂,春残到夏。屏山似旧,帘栊未改,舞休歌罢。
欢娱好趁良夜。快轻剪、云罗绣帕。更那堪、梅子青圆,蔷薇满架。
风便扬帆去,潮生荡桨回。此时欹枕听,何处榜歌来。
击楫情偏远,叩舷声转催。归心似流水,三老莫徘徊。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
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青云建安郡,人物故钟秀。承旭开芳树,凌虚列遥岫。
溪声涌夜长,石角吐秋瘦。渔沙府图谶,仙室川浸溜。
征尘汩炎毒,服事弥奔奏。淡淡鸿鹄举,苍苍鹰隼候。
山英茗在瀹,馆饭菰登豆。勤渠相国谊,忝窃大夫后。
顾惟论贤能,奚取推寡陋。吾欲敕五丁,雷电激宇宙。
疾飞移万壑,及此洗昏疚。起为梅子真,南厓扫丹臼。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世事都如负壑舟,爱群常是狎群鸥。坐无宏景常层阁,卧有元龙百尺楼。
气夺驽骀徒恋栈,影回孤鹤欲横秋。伫看落叶西风起,一夜乡心满石头。
翠奁空、红鸾蘸影,嫣然弄妆晚。雾鬟低颤。飞嫩藕仙裳,清思无限。
象床试锦新翻样,金屏连绣展。最好似、阿环娇困,云酣春帐暖。
寻思水边赋娟娟,新霜□旧约,西风庭院。肠断处,秋江上、彩云轻散。
凭谁向、一筝过雁。细说与、眉心杨柳怨。且趁此、菊花天气,年年寻醉伴。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