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排行第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兄弟一起入寝宫侍奉。朝内高官、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张昌宗官至春官侍郎,封为邺国公。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敕张昌宗和李峤、张说等学士编撰《三教珠英》。武周晚年,与其兄张易之把持朝政,败坏朝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迎李显复辟,诛杀张昌宗、张易之。
忆昔长安昼闭门,胡兵四面如云屯。嗣皇明圣日月出,尽刬宿蠹清妖氛。
黄门急诏忽夜下,驿骑四出争驰奔。明朝都人看传首,贺客纵横各持酒。
利剑空膏六贵人,富贵回头信何有。一身成粉骨成尘,当时近前丞相嗔。
高台曲池已荆棘,援琴谁作雍门吟。
雒京隔绝花难得,茂苑移将信已通。世事好乖犹献鹄,雕栏不用怨东风。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覆雨翻云,纷纷轻薄何须说。眼见儿曹富贵,灰消烟灭。
百事有隆还有替,一毫无玷原无缺。把浊醪、粗饭任吾年,看豪杰。
也莫羡,炎如热。也莫笑,凉如雪。自扫雀罗门巷,世情都隔。
借问东华尘与土,何如南浦风和月。报山涛、不用问嵇康,交情绝。
贫家有女即银树,一朵琼花人竞娶。女儿嫌老不登车,泣向双亲泪如雨。
阿娘好语慰妖娆,秘戏欢娱得几朝。此翁早遣黄泉去,更向豪家渡鹊桥。
青春不误都繇汝,即使生儿何用举。桃花不惜傍枯杨,为展春图师素女。
繇来鬼伯在扬州,催命家家红粉楼。少年尚可迎桃叶,老大休教买莫愁。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
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摛翠。佩霓裳缥渺,飞琼羽盖,瑶池宴,赏佳丽。
俯笑人间富贵。到头来、一场虚伪。桑田暗改,人生空老,谁能适意。
虎战龙争,汉兴秦灭,今成何济。看蓬莱紫府,长春胜景,妙无加矣。
一片清光照胆寒,玉容满镜掩飞鸾。素娥照见黄金阙,绛雪镕开白玉盘。
翠点柳尖春未透,红生樱颗露初乾。好风为我披罗幕,一朵芙蓉正面看。
道人心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
蟠龙鼻仰。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
拓本几番相饷。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
听声卜响。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良医视病人,察脉审其证。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
浊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亘。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
一石八斗泥,壅碍入海径。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胫。
埂堰始冲决,淮南受其病。塞决固治标,要须遂其性。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
旁观方忧危,当局莫予圣。治河近称善,吾宗老司空。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海口虽停沙,可以水力冲。
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
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
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疏瀹费虽多,尺寸皆有功。
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